周期性扰动的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模型预测控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学科分支,并且越来越受到工业控制界的关注。但是,针对广泛存在于工业过程中的周期性扰动问题,它尚没有一个专门的解决方案,无法较好地处理这一类问题。在该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所开展的工作也很少。因此,本文在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周期性扰动的控制方法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回顾和总结了模型预测控制在扰动抑制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周期性扰动的抑制问题,介绍了相关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类。(2)对模型预测控制无法较好地抑制周期性扰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仿真验证。推导了基于重复控制原理的模型预测控制改进算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重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仿真。(3)针对重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周期性扰动抑制应用中的问题,即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周期必须严格与扰动周期匹配,提出了基于最优学习律的迭代学习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周期失配情况下得到较好的扰动抑制效果。(4)对于在工业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不可测周期扰动情况,引入了一种结合在线扰动模型辨识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同时,结合周期扰动的特点,对控制算法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无需预知周期扰动的详细信息,也能够较好地抑制周期扰动。对周期扰动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同样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解决了其他周期性扰动控制算法还无法处理的一个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若干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视频图像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计算机等若干领域的先进技术,在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机器人视觉导航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教育已经在高职院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必然的教育趋势,大多数高职院校牢牢把握这样的教育机会,并投入足量的资金建立了以校园信息化网络为中心及设施齐全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办学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建设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中,存在着方向不明确,认识不明了以及解决方法不利等诸多原因,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一问
传统的推荐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也面临严重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随着全球数据总量的不断增长,数据结构愈加丰富,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正确
电梯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日常出行更加便利。由于我国电梯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国产电梯在质量上良莠不齐,且近年来频发的电梯安全事故,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
移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综合了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等学科。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相关的先验地图信息的支持,移动机器
和谐社会的概念就是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各种利益能够实现关系协调,同时这种关系的协调是以多元利益群体的表达为基础。在这种概念下,畅通和有序的利益表达就是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基础。对于高校而言,一套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和解制度在对有类似于公权力的学生处分纠纷解决过程中,将学生和校园之间的纠纷较好地解决,就能够实现高校的和谐,也是目前高校必须实现的目标。  一和解制度在实现过程中的难点  和解的前提条件是在
智能下肢假肢是近些年来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倍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下肢姿态检测及运动状态预测是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基础。研究智能假肢,为截肢者提供性能优良的假肢,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经过10多年的测试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2013年通过对辽宁省的部分高校调研发现:高校高年级学生在耐力素质、肺活量两项下降明显。高校中的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增强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呢?  一高校高年级学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