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型的临床疗效,并与甲钻胺分散片、依帕司他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组(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并评价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DPN的疗效。方法通过DPN临床症状积分表、肌电图、10g尼龙丝等对患者进行诊断,然后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在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分散片、依帕司他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并行肌电图、压力觉和膝、踝反射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46.67%,对照组16.67%,两组疗效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在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中,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无力和感觉异常的有效率分别为64%、25%、17.65%、88.24%、16.67%,对照组分别为13.04%、15.38%、18.18%、15.38%、0。其中,治疗组在肢体麻木和发凉症状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肢体疼痛、无力和感觉异常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除对照组对感觉异常无改善外,两组在其他症状上均有改善,而且,治疗组对肢体麻木和发凉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3在压力觉等检查的比较中,对两组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压力觉积分的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治疗前后组间的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治疗均有利于压力觉的改善;膝、踝反射较治疗前无变化;4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中,分别对6组神经进行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6组神经传导速度基本上均有所增快,但比较结果显示其疗前疗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DPN具有良好的疗效;2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尤其对于肢体麻木、发凉症状的改善尤为显著;3益气活血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