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发掘出在活化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介导作用的效应分子,我们利用质谱技术分别对BCG活化和TGC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了鉴定。通过对两组蛋白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得到了421个差异表达在BCG活化巨噬细胞的膜蛋白。然后,我们按照GO分类标准对各个蛋白分子的功能预测进行了注释,其中42个成员被鉴定为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的膜蛋白。其余分子功能分布广泛,从细胞组成到代谢组分等等。我们进而对所鉴定出的差异性膜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表达模式分析及表达模式关系预测等研究手段,我们发现,这些分子中的大部分,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都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上调表达的趋势。并且,这些蛋白相互间的表达模式相关性非常复杂,几乎每一种蛋白的表达变化都与多种其它蛋白的表达变化紧密相关。本研究鉴定出的大量活化相关蛋白分子,为深入研究巨噬细胞活化机制及肿瘤细胞杀伤机制积累了必要的数据资料。作为下一阶段对目标蛋白进行功能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选取了一个全新蛋白INATase。通过构建其重组表达载体,我们获得了一定量的重组蛋白,并制备了兔血清多克隆抗体。为了检测这一蛋白在活化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我们进行了活化巨噬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初步证实了INATase在活化巨噬细胞中的存在。为下一步进行活化巨噬细胞功能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活化巨噬细胞的基因水平变化,已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首次从转录水平和蛋白质组水平两个方面对巨噬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大分子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鉴定出相当数量的膜蛋白分子,进一步丰富了巨噬细胞膜蛋白数据库,并成功获得了一个有潜在研究价值的重组蛋白。本研究不但为巨噬细胞接触依赖性杀伤机制及巨噬细胞活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而且为后续工作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研究思路和可行的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