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防止贪污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特别是我党历史上廉政建设的丰富经验。本文主要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溯中央苏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探究中央苏区革命精神、先进的政党文化、传统的监督文化、现代法治文化等因素对苏区廉政大众文化、廉政组织文化、廉政监督文化以及廉政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总结历史经验,为当前我党的反腐倡廉实践和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认为,大众文化是廉政文化的基础,正是时代的革命精神孕育的革命大众文化塑造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苏区时期廉政文化的社会基础。离开了时代的革命气氛和残酷的战争环境,苏区廉政文化的迅速形成和强大影响是难以理解的。当然,这种特殊的时代气氛和环境也使得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犯了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大量群众运动式反腐产生了一批冤假错案,给革命者个人、家庭以及组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瑕不掩瑜,苏区廉政文化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谁也无法否认的。苏区廉政文化建设显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由于党与苏维埃政府的特殊关系,这里的廉政文化既是党的廉政文化,也是苏维埃的廉政文化,正是共产党先进的组织文化奠定了廉政文化的核心,即廉政组织文化。因此,离开党的整个革命任务,离开党的意识形态,苏区的廉政文化更是无法理解的。这一点往往是西方学者难以理解的。当然,在今天,这样的党政一体化的廉政文化需要作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改变,二者应该有适当的区分。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二者又是难以清晰划分的。本文认为,革命精神孕育的大众文化以及先进的政党文化,是苏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同时,苏区廉政文化又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注重廉政监督的烙印,现代法治文化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一方面,各种上级检查、监督、巡回办案等深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人特别是董必武同志,也很注重吸收现代法治文化的精神,努力建设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廉政制度。尽管,个别制度规定可能过于严苛,或者过于粗疏,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以及现代西方的法治观念也显然对苏区的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中央苏区的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经验主要体现在廉政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政党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契合、传统监督文化的借鉴、现代制度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其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弘扬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精神,塑造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惩防并举为抓手;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监督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