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普通薄片观察及鉴定、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与均一温度测试、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常规磷酸法稳定同位素测试、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实验、激光共聚焦分析和QEMSCAN等分析测试,查明了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中自生矿物/填隙物类型,确定成岩共生序列由早到晚为:机械渗滤黏土,绿泥石,微晶方解石,次生加大石英/微晶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蚀、溶解作用,次生加大长石,高岭石,沥青,自生伊利石,黄铁矿,硬石膏和粗晶方解石。通过自生矿物/填隙物成岩流体流体属性,结合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揭示了成岩过程中涉及的古流体类型为低温碱性流体、酸性流体和相对高温碱性流体。查明了储层孔隙类型和致密储层类型,确定了沉积相类型是储层物性优劣的先决条件,决口扇和席状砂体具有形成低渗储层的倾向,机械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或物性降低的主控因素,其次为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沥青充填作用。明确了与原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60~110℃,峰值温度为90℃;盐度为0.21~22.38%,平均为2.53%,密度为0.92~1.11g/cm3。油包裹体的丰度(GOI)多小于5%或略高于古油层的下限值(5%),暗示在油气的早期充注期间,储集砂岩仅仅充当了油气输导层的角色,而未形成油藏。在有机酸流体作用下,长石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在可比条件下,斜长石对次生孔隙形成的贡献度高于钾长石,同时开展了有利区分布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