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农业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农牧区。但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中央政权、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偏僻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自然环境等原因,西北农业更显落后。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外敌的入侵,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西北。1937年“七·七” 事变之后,迫于严峻的军事、经济压力,国民政府对西北农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开发,使西北农业在抗战时期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笔者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抗日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农业”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农业的主要举措:调整农政农事机构;统筹安置移难民开垦荒地;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积极推进农业贷款;加强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2、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农业取得的成效:耕作面积和农产量的增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需状况的改善。3、国民政府在开发西北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和国民党的阶级局限;农业贷款中的缺陷;田赋及征调工作中的弊端;通货膨胀及“经济统制”政策的消极影响。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对于今天中央政府开发西北农业有两点重要启示:1、开发西北农业的政策要保持连续性:2、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其他文献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对乡村社会影响深刻,使得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水利社会。农田水利纠纷是水利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0世纪初,督抚已发展成为一股独立的、能够左右朝廷决策的重要政治势力。作为清王朝的统治支柱,地方督抚在晚清变幻莫测的政局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人民日报》有关越南问题的文章为研究视角,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中国对美越和平谈判态度演变的整个过程,并运用国内外已
论证是人类理性交流的基本手段,而论证优度是评价论证好坏与衡量交往理性的根本标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重标准,即分析、论辩和修辞标准,这表明亚氏论证优度理论有着很强的作为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层面规定的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
伴随经济体的不断改革,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行业同样不例外,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以保障建
<正>引言国网哈密供电公司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紧紧把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趋势,贯彻"互联网+党建"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集兼容、开放、互动、共享为一体的"智慧党建"党员学习教育
会议
今年以来,外资正在加码投资中国商业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黑石、凯德、基汇等外资机构,在中国内地的大宗房产交易累计金额已超过300亿元。其中,仅黑石集团一家出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地方督抚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本文选取了清末满族改革派督抚代表端方,以其为例,进行个案分析,以期阐明地方督抚在清末现代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