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鬃菌基因组学及其碳代谢途径新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原核生物,其特征是以甲烷为主要代谢产物;它们属于第三生命域--古菌域。乙酸为底物产生的甲烷贡献了约2/3的自然排放甲烷量,目前能够利用乙酸产甲烷的只有甲烷八叠球菌和甲烷鬃菌两个属。由于自然界乙酸的浓度较低,甲烷鬃菌因能够利用低浓度乙酸,而在厌氧环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菌株6Ac的基因组,结果显示,菌株6Ac的基因组包括一个环状染色体和一个大质粒,染色体序列长为2,559,043 bp,编码2353个开放读码框(ORFs)。全基因组的81%为编码序列,平均每个编码序列长度是937 bp。与甲烷鬃菌的另2个种作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1)甲烷鬃菌约有825个核心基因;2)甲烷鬃菌高效代谢低浓度乙酸的遗传基础可能是乙酸活化过程的调控以及独特的酶系统。   第二部分分析这条途径在甲烷鬃菌中的生理学意义。实验表明CO2还原产甲烷在乙酸营养型甲烷菌中具有活性。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1-2%的乙酸甲基碳通过CO2还原产甲烷的逆向途径被氧化为CO2。根据甲烷八叠球菌中该途径关键基因的失活导致菌失去乙酸产甲烷的活力,我们认为该途径的功能是在乙酸产甲烷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当量用于细胞碳合成。在甲烷鬃菌的基因组中看到F420H2:phenazine oxidoreductase(Fpo)基因簇。在其他甲烷菌中,该复合体以F420H2为电子供体,催化甲烷合成代谢中关键的辅酶复合体CoM-CoB的还原,但甲烷鬃菌基因组中无催化F420H2的亚基FpoF基因。通过酶学分析我们发现菌株6Ac利用还原的ferredoxin还原CoM-CoB。   第三部分工作开展柴达木盆地的产甲烷菌资源调查。从尕海湖和托素湖泥土样品中分离到两株甲烷杆菌新种,命名为Methanobacterium flexile GH和Methanobacterium movens TS-2。二者均H2营养型甲烷菌,但菌株GH还能利用甲酸盐产甲烷。
其他文献
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技术以其远距离、高速度和低成本的优势,已经成为RFID技术的研究热点,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本文从芯片的结构、低功耗模拟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采用中压加氢实验装置模拟S-Zorb工艺研究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吸附脱硫的反应规律.使用工业吸附剂考察烯烃分子在临氢吸附脱硫过程中的反应行为,结果发现,
CaCu3Ti4O12(CCTO)材料具有介电常数高(104以上,常温、1KHz)、低温下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电容器、存储器等电子器件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高纯度原料,通过传统固相
全球气候变化对降雨格局的影响下,土壤干湿交替现象在诸多生态系统中日益突出。由干湿交替引起的土壤碳、氮的短暂脉冲式释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长时间尺度温室气体释放的总量,是
牙菌斑是附着于牙齿表面由700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物膜,其中口腔常驻菌与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间存在复杂的种间竞争,其竞争结果决定牙齿的健康状
随着网络通信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技术逐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网络阶段,广泛运用于电信、银行、交通、电力、智能楼宇等诸多领域。嵌入式视频监控技术以嵌入式Li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利用酒石酸、草酸和EDTA-2Na对ZSM-5分子筛进行酸处理,并采用NH3-TPD、N2吸附-脱附、XRD、SEM、IR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在酸处理前后的ZSM-5分子筛上进行甲
人脸识别是图像分析与理解、模式识别等领域富有挑战性的一个课题。本文针对人脸识别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三维人脸模型的特点,在基于三维模型的人脸识别以及三维人脸识别方面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无线自组织网络(wireless ad-hoc network),能够实时感知、采集和监测各种环境或观察对象的信息。IEEE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