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计量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能源与碳排放消耗量与日剧增,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成为当前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建筑业每年耗能约占全球总能耗的40%,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是城市能源消耗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行业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住宅成为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而钢筋混凝土住宅作为量大面广的建筑类型,其碳排放量的量化计算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该类住宅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如装配式住宅碳排放计量缺乏科学的计量体系。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以及装配式住宅、BIM发展的基础上,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简称装配式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排放计量展开研究。结合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将其物化阶段重新划分为建材生产阶段、建材运输阶段、构件生产阶段、构件运输阶段和现场施工阶段。通过确定研究对象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建立了一个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系统,包括参数库、基础数据库以及基于BIM的清单库。这些数据库是基于现场调研数据以及查阅文献所得,并在ACCESS软件中确立各数据库之间的关联以及各阶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以深圳某装配式住宅为例,演示了计量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具体流程,对项目碳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实测结果显示,装配式物化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材生产阶段。同时对比分析传统现浇工艺与装配式工艺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装配式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越性,提出了关于装配式住宅的具体减碳措施。最后利用工程量清单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并得到相关文献的支持。本文基于BIM构建了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测算系统,实现了碳排放核算的动态化、定量化和智能化,不仅为量化装配式住宅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未来的碳排放交易提供了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从1980年12月11日第一个个体工商户诞生于温州,中国个体工商户群体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国数量最大的市场主体。截至2019年12月末,C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总数83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61.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四分之三。个体经济的发展在带动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
教师培养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美国大学教师教育项目高质量地保证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且其项目内部组织结构多样并完善,是我国学习与借鉴的典范。因而,本文对美国大学教师教育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对我国教师教育项目建设有所启示。通过对美国大学优秀教师教育项目特点的研究,发现其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注重连贯性和一致性、拥有经过多方面考量的人员配置、紧密围绕专业标
为提高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信噪比,分析了陀螺仪机电接口中的电容和电阻.文中以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理论模型为对象,建立了陀螺仪机电接口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寄生电容和电阻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