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就给许多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带来了货币错配问题,货币错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存在且不易规避的经济现象。最初,货币错配作为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得到学者们的研究。由于货币错配的不断积累,本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给那时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加剧了其经济的波动性;而在本世纪初,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错配的表现形式也由债务型演变成了债权型,对经济的作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无论是债务型货币错配还是债权型货币错配,其大规模的累积都会影响到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系统安全性,危害本国经济,更重要的是,货币错配也会影响到家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水平或收入水平,引起其资产净值或净收入的变动。
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一直存在着货币错配问题,且表现为债权型货币错配,货币错配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前后,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尚待商榷,尤其是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不断增强,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近些年以来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情况进行测算,以揭示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货币错配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除了以往研究所揭示的货币错配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外,货币错配的大规模积累除了会限制一国央行所能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外,也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宏观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家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时,汇率的波动将通过影响居民、企业的其资产负债表或收入水平而引起资产净值或净收入的变动,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可见,货币错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安全性,给整个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鉴于以上的原因,本论文利用货币错配的测度指标,对我国当下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算。同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度的综合权数法,借助该方法分析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提出一些减少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建议,以期控制货币错配这一潜在的风险,降低其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文的重点是测算当下我国经济的货币错配程度,利用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算的综合权数法,对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的风险特征进行研究,评估当前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具体而言,论文首先利用货币错配测度指标,对我国宏观层面1985年至2016年间的货币错配情况进行测算;利用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算的综合权数法,分析1985年至2016年间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根据本文的发现,提出一些降低货币错配状况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分析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已有的研究和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利用货币错配指标和现有的可得数据,对我国当前的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一种基于VaR的综合权数法,分析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根据论文的发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货币错配的内涵、分类,有关的理论假说和现有的测算指标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对我国货币错配状况进行测算所用的指标,根据所构建的指标,搜集相关的数据,对我国1985年至2016年之间,我国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得出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的结论,并分析我国的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点。同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选取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这一反映货币错配程度的指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我国货币错配问题的严重程度。
在对VaR模型及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等的有关研究进行介绍的前提下,利用上文所测算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的有关数据,构造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综合权数法,利用该方法计算VaR的上下限值,分析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以期发现一些有用的结论,为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做基础。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根据对货币错配状况的测算结果及对货币错配风险特征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货币错配状况的建议,以期降低货币错配问题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引言部分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货币错配的研究背景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本研究可能有的贡献;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介绍货币错配的内涵、分类、现有的理论假说以及对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的指标。第三部分是中国货币错配测度、现状及国际比较。介绍本文测算我国货币错配水平所使用的指标,根据该指标测算我国在1985年至2016年间的货币错配水平,总结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同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取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这一指标,将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我国面临较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这一结论。第四部分是基于VaR的综合权数法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本部分利用前文所测算的我国货币错配的数据,基于VaR风险值的综合权数法,计算VaR的上下限值,分析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这部分将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表明尽管近几年稍有回落,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也高于国际上许多国家,我国货币错配程度较为严重。而货币错配风险主要是由于外币资产的增长快于外币负债所引起的。另外,相对人民币贬值来说,人民币升值更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最后,发现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对于外币负债波动的敏感性日益增强。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算,构建了一种基于VaR风险综合值的权数法,对货币错配的风险变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国内现有对货币错配的测算大都过于陈旧(集中于2006年前后),本文利用现有的可得数据,对1985年至2016年间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了近些年以来我国的货币错配状况;最后,将测度金融风险的VaR模型应用于研究货币错配风险,通过计算VaR风险上下限的数值,分析其变动来研究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时,更多侧重于整体宏观领域的货币错配水平的测算,对我国微观层面,对整个经济各个行业的货币错配情况研究不足,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一直存在着货币错配问题,且表现为债权型货币错配,货币错配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前后,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尚待商榷,尤其是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不断增强,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近些年以来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情况进行测算,以揭示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货币错配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除了以往研究所揭示的货币错配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外,货币错配的大规模积累除了会限制一国央行所能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外,也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宏观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家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时,汇率的波动将通过影响居民、企业的其资产负债表或收入水平而引起资产净值或净收入的变动,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可见,货币错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安全性,给整个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鉴于以上的原因,本论文利用货币错配的测度指标,对我国当下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算。同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度的综合权数法,借助该方法分析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提出一些减少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建议,以期控制货币错配这一潜在的风险,降低其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文的重点是测算当下我国经济的货币错配程度,利用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算的综合权数法,对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的风险特征进行研究,评估当前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具体而言,论文首先利用货币错配测度指标,对我国宏观层面1985年至2016年间的货币错配情况进行测算;利用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测算的综合权数法,分析1985年至2016年间我国宏观层面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根据本文的发现,提出一些降低货币错配状况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分析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已有的研究和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利用货币错配指标和现有的可得数据,对我国当前的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一种基于VaR的综合权数法,分析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根据论文的发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货币错配的内涵、分类,有关的理论假说和现有的测算指标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对我国货币错配状况进行测算所用的指标,根据所构建的指标,搜集相关的数据,对我国1985年至2016年之间,我国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得出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的结论,并分析我国的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点。同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选取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这一反映货币错配程度的指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我国货币错配问题的严重程度。
在对VaR模型及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等的有关研究进行介绍的前提下,利用上文所测算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的有关数据,构造一种基于VaR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综合权数法,利用该方法计算VaR的上下限值,分析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以期发现一些有用的结论,为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做基础。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根据对货币错配状况的测算结果及对货币错配风险特征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货币错配状况的建议,以期降低货币错配问题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引言部分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货币错配的研究背景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本研究可能有的贡献;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介绍货币错配的内涵、分类、现有的理论假说以及对货币错配水平进行测算的指标。第三部分是中国货币错配测度、现状及国际比较。介绍本文测算我国货币错配水平所使用的指标,根据该指标测算我国在1985年至2016年间的货币错配水平,总结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同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取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这一指标,将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我国面临较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这一结论。第四部分是基于VaR的综合权数法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本部分利用前文所测算的我国货币错配的数据,基于VaR风险值的综合权数法,计算VaR的上下限值,分析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评估货币错配风险。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这部分将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表明尽管近几年稍有回落,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净外国资产绝对值的变动数也高于国际上许多国家,我国货币错配程度较为严重。而货币错配风险主要是由于外币资产的增长快于外币负债所引起的。另外,相对人民币贬值来说,人民币升值更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最后,发现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对于外币负债波动的敏感性日益增强。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算,构建了一种基于VaR风险综合值的权数法,对货币错配的风险变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估货币错配风险。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国内现有对货币错配的测算大都过于陈旧(集中于2006年前后),本文利用现有的可得数据,对1985年至2016年间我国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了近些年以来我国的货币错配状况;最后,将测度金融风险的VaR模型应用于研究货币错配风险,通过计算VaR风险上下限的数值,分析其变动来研究货币错配风险的变动特征。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时,更多侧重于整体宏观领域的货币错配水平的测算,对我国微观层面,对整个经济各个行业的货币错配情况研究不足,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