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贫困家庭弱势群体显示其日益突出的社会风险。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中国开始逐渐意识到促进贫困家庭的早期儿童照顾与教育(ECCE)发展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也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政府致力于缩小社会差别、促进城市融洽发展,促进学前婴幼儿健康与发展社会建设目标,研究贫困家庭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关注城市贫困家庭在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面临的服务需求与相应的教育政策供给,对于破解城市二元制结构难题,缩小社会差别,提高儿童在未来的教育成就、健康水平,获得更公平的社会机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考察贫困家庭在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研究的背景、价值与内容。其次,全面阐释城市贫困家庭ECCE服务需求相关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为将研究定位于社会的、历史的、当地的以及互动的背景中确立相关理论依据。接下来,从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两种研究范式入手,把握现状和深入挖掘本质,全面理解当下我国城市贫困家庭早期儿童照顾与教育需求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原因。最后,在借鉴西方经验与我国城市贫困家庭ECCE现状和需求基础上,提出系列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政策供给的合理建议。本研究发展和建构了城市贫困家庭公共服务的以“能力缺失”与“制度排斥”为缘由的需求解释路径,认为我国家庭ECCE发展总体表现为家庭变迁下的深刻影响,儿童看护主体的巨大挑战以及政府公共责任的缺失;需求的具体内容表现为:生存发展能力需求、平等的参与和资源享受的需求以及多元市场服务等公共服务需求。相应地,城市贫困家庭ECCE的公共服务政策供给,应该从建立补偿贫困家庭的教育政策、消除排斥贫困家庭的教育政策、完善贫困家庭“可获得”的公共财政政策以及提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质量政策四个方面强化家庭能力建设与弥合教育制度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