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大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十分重要。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评价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迁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迁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调整日常管理措施,对植物的保育与引种以及回归自然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意义。 本研究以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银鹊树(Tapiseia sinensis)、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llu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和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共计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种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咸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群(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和南京幕府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回收效率,及其在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究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 (1)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在迁地保护种群和野生种群的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磷元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作用,连香树植物园种群和秤锤树九宫山种群有较高的氮元素利用效率,金钱槭后河种群和珙桐九宫山种群有较低的磷元素利用效率。 (2)迁地保护种群与野生种群在养分回收效率上有差异,具体表现为连香树和珙桐的迁地保护种群有较低的氮元素回收效率;金钱槭、水青树、银鹊树和珙桐的不同种群间磷元素回收效率有显著差异;金钱槭和水青树的迁地保护种群表现出更高的碳元素积累;珙桐的野生种群具有更明显的钙元素的回收趋势;金钱槭的野生种群老叶中积累更多的镁元素;钾元素回收效率在除金钱槭外的五个种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 (3)迁地保护种群在叶片功能性状上与野生种群的差异性显示出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连香树的植物园种群和银鹊树的后河种群可能受当地光资源的影响从而改变叶片大小;金钱槭的九宫山种群、银鹊树的植物园种群、连香树的植物园种群以及秤锤树的南京种群可能通过更低的生长速率来适应当地的环境;连香树、白辛树和金钱槭在不同种群间干物质含量有显著差异,说明其抵抗物理侵害的能力不同。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在迁地保护地点总体上长势良好,表明迁地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迁地保护后各物种在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回收效率三个方面与原生境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说明迁地保护后在管理措施方面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