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互动分析:1947-2004——以农民抗争为主线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印度独立以来的民众抗争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运动的分析,从政府与抗争者互动这一特定角度梳理独立以来印度民众抗争运动的发展历程,探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互动的演变规律。  文章分为八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来源,相关的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案。第二章至第六章描绘和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农民运动的背景、过程和互动模式。第七章是全文的核心,主要为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的历史比较。最后分析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一章是文章的总结。本文通过对印度独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的农民运动及政府回应进行描述分析,总结了印度独立以来民众抗争的发展变迁过程,整体上由冲突走向和平。在此基础上,具体从民众抗争的抗争方和政府方分别分析,从抗争方来讲,抗争主体、抗争手法及抗争的领导组织对于民众抗争的发展起着关键影响;从政府方来讲,政府的政权性质、警察行为和法律对于民众抗争的发展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互动的影响因素,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权的转变以及抗争手法的不同,都会对这种互动产生影响。  由于印度独特的国情,印度的民众抗争和社会运动有着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点,与宗教、民族、种姓、分裂相联系。由于不同时期的政权性质与执政党的不同,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发展。印度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摩擦,随着历史的变迁,对于促进印度的民主化进程也有深刻影响。
其他文献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诗与当时实际上发挥着法律规范功能的礼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礼乐载体的诗,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伦理和道德内涵,逐渐渗透到国家日
研究开发协议的反垄断豁免制度体现了反垄断法的效率价值追求。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研究开发协议反垄断豁免制度,难以应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研究开发协议所带来的反垄断问题。
朱雀门外鸣锣开道,大明宫内鼓乐奏响。循着穿越千年的历史绝响,我们回到唐朝,回到那个满耳笙歌的开元盛世;来到西安,寻觅千百年来流传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大型传统民间鼓吹乐—西安鼓乐。洗却铅华、雅俗共赏的审美体验  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集大成之地,这里教坊云集、乐种丰富,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举世无双的西安鼓乐,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鼓乐
期刊
保险代位权是保险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保险人、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衡平。本文围绕保险代位权,将与保险代位权相关的权利和程序纳入其中,从宽泛意义的角度提出了
行政程序是行政权力运作的过程,是作出行政行为时的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等要素的动态组合。集体林权流转中的行政程序主要包括林权流转信息公开程序、林权登记程序、森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