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并探讨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通过术前实验室血栓弹力图检查测得阿司匹林抑制率,对阿司匹林抑制率50%~100%患者以阿司匹林抑制率75%为中心,分成4组,50%~64%组(A组),65%~74%组(B组),75%~89%组(C组)和90%~100%组(D组),各组患者30例。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每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术前GCS评分、凝血指标、输注血小板、手术方式、术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术后3个月GOS预后评分的随访记录,并每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IBM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双向有序资料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所有患者以术后是否再出血作为因变量,以所研究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可能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IBM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显示出血量、术前GCS评分等级、输注血小板、手术时机、术后再出血和3个月GOS评分等四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75%以上ICH患者,术前输注血小板治疗明显降低术后再出血,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术前输注血小板治疗是术后再出血的保护因素(OR=0.261,95%CI:0.078~0.868,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与超早期和延期对比,可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早期作为对照,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超早期手术治疗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12.027,1.058~136.681,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大骨瓣开颅术对比,可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凝血指标异常(OR=9.435,95%CI:1.991~44.696,P<0.05)和阿司匹林抑制率(OR=1.085,95%CI:1.031~1.143,P<0.05)是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⑴随着阿司匹林抑制率的增加,出血量较大,术前GCS昏迷评分较低。⑵对阿司匹林抑制率75%以上脑出血患者,通过输注血小板可降低阿司匹林抑制率,减少术后再出血,改善患者预后。⑶对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比超早期更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的风险。⑷随着阿司匹林抑制率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建议早期(7~24h)手术治疗,尽量以钻孔引流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