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1978年至今的30多年间,职业教育已经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成为衔接义务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桥梁,还在各行各业的技术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的“公平正义”成为关注的主要方面,公平性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根基,可以更有效的解决严峻的教育改革和收入分配等问题。为了敦促公平正义程度的提升,政府运用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地区教育进行干预,在政府的区域教育均等化大目标下,县域的中职教育公平性尤为重要。故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受专项转移支付影响的公共教育支出进行受益归宿分析,从而判断各地区群体间的受益受损情况。本文选取浙江省(不含宁波)各县市为研究范围,中职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为研究对象,采用受益归宿分析方法,讨论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受益归宿情况。通过文献综述法、受益归宿分析法、构建集中系数与集中曲线并运用计量等方法分析地方政府中职教育的受益公平程度,从而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第一章对中职教育现状、中职专项转移支付的情况、受益归宿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概括;第二章是对理论梳理和受益方法价值指标及衡量标准的确定;第三章对浙江中职教育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的考察。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从而引出论题:县级中职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是否起公平正义的效果。故本文通过国内外先进的受益归宿法分析,从平均受益和边际受益两方面分别比较转移支付的公平效果,并在第五章分析政府教育投入因素中转移支付对其是否产生“挤出效应”,并总结不公平的原因。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如下:转移支付的投入对县级各经济状况不同地区的中职教育起到正义效果,但效果不明显。上级政府下放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可以影响地方教育公平程度,并且导致各级别经济群体间出现受益受损的不同状况:中间收入组和次高组无论是在平均受益还是边际受益中都属最大受损者;高收入组别在平均受益归宿方面受损,但在边际动态变化中受损程度缩小,享受转移支付份额的边际增长程度在增加;较低收入组别整体情况均属于最大受益者,只是其边际增长变化越来越缓慢,会影响公平正义效果。平均受益分析和边际受益分析的大致变化情况相似,变化程度略有不同。虽然转移支付还是会对经济较差地区起到偏重调整,但是边际归宿效果并不明显。在专项转移支付的投入过程中会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这也是引起不公平的原因之一。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深化“因素法”等方法的科学测算;明确学生补助各项目专项转移支付经费走向;因地制宜的改善转移支付体系。通过以上建议的提出,有助于发挥中职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公平正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