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提高对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认识以及治疗。
方法:
选取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耳石症且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的患者166例。其中女性99例,男性67例,年龄范围41-70岁。采取随机法分成四组,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组(予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银杏叶片组(予以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联合组(予以同时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及银杏叶片)。在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第1周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患者位置性眼震及眩晕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对四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记录残余症状(头部昏沉感、走路不稳感)的持续时间。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手法复位后,以及第1周复查时、跟踪随访的第1个月时分别填写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四组患者的年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眩晕程度、受累半规管的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四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四组患者在三个时间段的DHI量表的分数差异性分别进行秩和检验。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42%,分别低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90.00%、银杏叶片组的85.37%、联合组的95.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及银杏叶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分别大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分别小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及银杏叶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与银杏叶片组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首次就诊时四组患者的DHI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P>0.05)。在治疗第1周及第1个月时,对照组的DHI量表评分分别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DHI量表评分分别低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DHI量表评分与银杏叶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予以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的,予以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治疗,能够缩短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而且甲磺酸倍他司汀和银杏叶片两药联合应用对于改善残余症状的疗效更好,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提高对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认识以及治疗。
方法:
选取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耳石症且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的患者166例。其中女性99例,男性67例,年龄范围41-70岁。采取随机法分成四组,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组(予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银杏叶片组(予以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联合组(予以同时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及银杏叶片)。在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第1周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患者位置性眼震及眩晕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对四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记录残余症状(头部昏沉感、走路不稳感)的持续时间。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手法复位后,以及第1周复查时、跟踪随访的第1个月时分别填写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四组患者的年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眩晕程度、受累半规管的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四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四组患者在三个时间段的DHI量表的分数差异性分别进行秩和检验。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42%,分别低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90.00%、银杏叶片组的85.37%、联合组的95.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及银杏叶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分别大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分别小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及银杏叶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与银杏叶片组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首次就诊时四组患者的DHI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P>0.05)。在治疗第1周及第1个月时,对照组的DHI量表评分分别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DHI量表评分分别低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组、银杏叶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的DHI量表评分与银杏叶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予以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的,予以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治疗,能够缩短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而且甲磺酸倍他司汀和银杏叶片两药联合应用对于改善残余症状的疗效更好,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