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前,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教学方法,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强调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受到了忽视。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教无定法,根本不存在一种万能的适合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于是,60年代后,受当时盛行的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研究者们开始重视研究和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教育界由强调“如何教”转向“如何学”。对学习者“如何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其学习风格的研究。
对学习风格的研究,西方学者不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而且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积极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然而,在中国,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所做出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对西方学习风格理论的介绍和引入,定量研究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大学生和成人为调查对象,而对中学生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的学习风格研究更为少见。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使用Oxford(1993)的学习风格测量表并结合访谈的方法,对分别来自代表好、中、差的三所农村中学的140名高一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突出农村中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本项研究同时调查了138名分别来自代表好、中、差三所城市中学的高一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并对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的学习风格总体特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风格总体倾向是什么?(2)城市中学生学习风格总体特征是什么?以及与农村中学生学习风格总体倾向有何差异?(3)在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农村中学生之间,学习风格是否存在差异?(4)农村中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5)农村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是否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发现:(1)SPSS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学习风格总体倾向于最喜欢直觉型、外向型和封闭型,最不喜欢内向型;从学习风格的分类上来看,在感知学习风格方面,农村中学生没有显著偏向;在性格学习风格方面,偏向外向型;在认知学习风格方面,偏向直觉型、封闭型和综合型;(2)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农村中学生比城市中学生更偏向封闭型,在其它学习风格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3)根据农村中学生中考入学英语成绩,本研究将140名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发现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偏向开放型,低分组比高分组偏向封闭型和动手型;(4)在学习风格的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偏向视觉型,而男生比女生更偏向动手型、直觉型和封闭型,在其它学习风格上,男女生无明显差别;(5)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十一种学习风格中,只有开放型和封闭型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相关。其中。封闭型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封闭型的学生在高中入学考试中的英语成绩偏低,而开放型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在对农村中学生学习风格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