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组别煤工尘肺患者之间肺灌洗液中粉尘以及肺灌洗液中粉尘与工作场所中粉尘的表观形貌、成分、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以及产生自由基的能力,探讨粉尘进入人体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1例,收集患者全部肺灌洗液,过滤、离心沉淀干燥后运用盐酸消化或反复冻融的方法前处理提取肺灌洗液中粉尘,并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现场粉尘。扫描电镜观察肺灌洗出粉尘与现场粉尘的表观形貌,光学显微镜计数肺灌洗出粉尘与现场粉尘的分散度,红外光谱法检测肺灌洗出粉尘与现场粉尘的二氧化硅含量,ICP-MS检测肺灌洗出粉尘与现场粉尘13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含量,荧光光度法检测肺灌洗出粉尘与现场粉尘产生自由基的能力,对比分析不同组别煤工尘肺患者之间灌洗液中粉尘的差异以及某矿现场粉尘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结果显示,未脱尘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的量多于脱尘患者(P<0.05),尘肺壹期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的量多于叁期患者(P<0.05)。2扫描电镜图片显示,采煤工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颗粒呈现团簇状的矿物聚合体形貌,粉尘表面粗糙。掘进工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多为不规则的棱角状、片状、柱状、块状粉尘,粉尘颗粒较分散呈现矿物单体形貌,且粉尘表面较平整,边缘较锐利。脱尘与未脱尘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表观形貌相似,但未脱尘患者粉尘中有散在球状粉尘分布。接尘时间较短的患者其肺灌洗液中粉尘中不规则粉尘分布间隙多有球状粉尘散在分布,接尘时间较长的患者其肺灌洗液中粉尘多为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状。与壹期和贰期尘肺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相比,叁期尘肺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多为不规则棱柱状。现场粉尘大粒径粉尘含量较多,且多为球状,散在分布棒状、锥状等规则形状的粉尘,而该矿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多呈不规则的棱角状分布,边缘较锐利,甚至针状粉尘存在。3粉尘的分散度结果显示,采煤工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粒径65.0%分布在D≤2μm的范围内,而掘进工尘肺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粒径70.2%分布在2<D≤5μm的范围内(P<0.05)。脱尘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粒径62.0%分布在2<D≤5μm,而未脱尘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粒径D≤2μm约占57.0%(P<0.05)。接尘时间≤15年的患者,其肺灌洗液中粉尘粒径65.2%在D≤2μm的范围内,接尘时间>15年的患者,其肺灌洗液中粉尘64.2%在2<D≤5μm范围内(P<0.05)。壹期煤工尘肺患者肺灌洗出粉尘粒径65.0%分布在D≤2μm范围,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灌洗出粉尘70.9%分布在2<D≤5μm范围,而叁期煤工尘肺患者肺灌洗出粉尘粒径D≤2μm与2<D≤5μm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2%和48.8%(P<0.05)。患者肺灌洗出粉尘粒径82.1%在2<D≤5μm范围,而现场粉尘粒径在2<D≤5μm范围约占45.3%(P<0.05)。4红外光谱检测二氧化硅的结果显示,掘进工患者肺灌洗出粉尘二氧化硅含量高于采煤工患者(P<0.05)。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与现场采集到的粉尘二氧化硅含量相近(P>0.05)。5 ICP-MS检测粉尘13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结果显示,不同组别患者之间肺灌洗液中粉尘各元素含量是无差异的。患者肺灌洗液中粉尘与现场采集粉尘相比,镁、铝、硅、铬、锰、镍、铜、锌、砷、镉、锑、铅元素的含量较低(P<0.05),而铁元素含量高于现场粉尘(P<0.05)。6荧光光度法检测粉尘产生自由基的蓄积浓度结果显示,来源于脱尘患者的粉尘产生自由基的量高于未脱尘患者(P<0.05),来源于贰期和叁期尘肺患者的粉尘产生自由基的量高于来源于壹期患者的粉尘(P<0.05),来源于患者的粉尘产生自由基的量高于现场粉尘产生自由基的量。结论1形状不规则、粒径较小的粉尘更易潴留于肺泡和细支气管内。2矿物粉尘进入患者机体后铝、硅、铬、锰、镍、铜、锌、砷、镉、锑、铅元素的含量减少,而铁元素含量升高。3由于粉尘进入机体后,大粒径颗粒被排出体外,小粒径和不规则粉尘蓄积在肺泡和细支气管,粉尘含有的某些元素减少或增加,导致来源于煤工患者肺灌洗液中的粉尘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产生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现场粉尘产生自由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