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视角,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全文可分为八章:
第一章是引言,依次提出问题、界定相关概念,并概述了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是文献回顾,综述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述。
第三章是破题,首先回顾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考察了TRIPs协议的签订及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背景。其次,运用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冲突与平衡机制的构建问题,以揭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身的内在矛盾。接着,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发展中国家,考察了后TRIPs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外交困,这些因素将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第四章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分别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技术创新和国外技术转移的影响。技术创新全过程中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协调、规范和良性循环机制作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能影响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投资模式和投资质量;有利于规范国际市场秩序、并促进高技术产品及中间品的贸易;但还易于形成知识产权壁垒并增加贸易争端、加剧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
第五章是理论模型分析。在南北框架下,针对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权衡两对关系,分别讨论了对应的两个模型。
第一个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两难中的权衡,采用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此模型最大的创新是考虑了发展中国家既进行国外技术模仿又进行自主创新的情况,不同于传统的假设南方国家没有自主创新。此外,还考虑到了研发人力资本在创新和模仿之间的分配。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南北技术差距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进步初期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最好能适度放松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鼓励技术模仿和引进以更低的成本积累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当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接近于世界前沿技术时,就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励自主创新。
第二个模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在吸引国际技术转移和吸收技术溢出两难中的权衡,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讨论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跨国公司进入决策和东道国企业技术模仿的影响。主要结论是:跨国公司也要在成本优势和技术溢出之间权衡,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理想效果是:既能吸引到技术的跨国转移,又能最大化地获得其技术溢出。模型另一个重大发现是,从理论上揭示出:跨国公司偏好以FDI方式进入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最小收益的产业。
第六章是跨国实证。选取了118个国家和地区1990~200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和本土创新两个方面的影响。创新之处体现为:第一,选取的是后TRIPs的数据和最新的考虑了加入TRIPs协议因素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不仅能更好的反映出后TRIPs时代各国相关指标的新近变化,而且数据质量优于先前研究的截面数据。第二,已有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转移关系的文献较多关注FDI和商品贸易,而专门针对服务贸易、或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区分开来的文献很少。本文首次区分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果显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额的增长,同时还伴随着非居民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表明这三种转移途径包含了一定的技术性内容。对高技术产业或部门的考察发现,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只在个别产业转移了先进技术,相比而言,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途径的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性内容。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本土创新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刺激了当地创新;间接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了国际技术转移,主要以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的技术溢出形式、而非FDI流入,培育了当地创新。
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第七章是中国实证,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基于我国1990~2006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转移(FDI或贸易)与自主创新能力三者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的创新体现为:西方学者更关注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国技术转移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的关注点则更多地集中在跨国技术转移是否能够带来先进技术并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没有孤立地看待这两个问题,而是将知识产权保护、跨国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三者结合起来,置于同一个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实证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导致了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商品进口的增长;同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导致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的增加。对这一结论的现实解释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这些都有利于国际技术转移。然而,实证研究还表明: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并没有显著促进自主创新,且FDI、进口等技术转移途径也没能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的增加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没有显著作用。
第八章是全文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1)发展中国家应对知识产权外患;(2)发展中国家建立合意知识产权制度;(3)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技术转移获益更多;以及(4)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后,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