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兴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只有能够有效运用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师是教育系统中传播知识的最关键因素,信息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军,信息化教学技能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故本研究试图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学校层面探寻影响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因素,以期为学校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师范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视角确立了影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因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践、考核评价、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六个方面)。其次,在深入分析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技能划分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信息化教学授课技能、信息化教学评价技能以及信息化教学研究技能四个方面。再次,基于已有研究与访谈结果,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及各影响因素与信息化教学技能各维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假设,确立初步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影响因素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假设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山东省部分院校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对初步确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检验、中介效应检验及路径分析等多轮修订,确立出最终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培养目标(0.610)、考核评价(0.465)、实习实践(0.377)、师资队伍(0.153)、课程设置(0.150)五个因素均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产生显著性影响,影响效应依次减弱;(2)培养目标(0.621)、考核评价(0.415)、实习实践(0.403)、师资队伍(0.309)、课程设置(0.188)五个因素均对信息化教学授课技能产生显著性影响,影响效应依次减弱;(3)培养目标(0.751)、实习实践(0.466)、考核评价(0.386)、课程设置(0.168)四个因素均对信息化教学评价技能产生显著性影响,影响效应依次减弱;(4)培养目标(0.561)、考核评价(0.475)、实习实践(0.432)、教学设施(0.290)四个因素均对信息化教学研究技能产生显著性影响,影响效应依次减弱。依据研究结论,在学校层面提出以下研究建议:充分发挥在校教育的优势,同时倡导“自主性”培养特色;加强课程“多样化”设置,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积极尝试“联合培养”模式;以教学实践能力为着眼点,整体设计考核评价体系”;以对话、交流为纽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资源视角审视教学行为,加强“非常规”资源利用的研究建议。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教学设备日益更新、教学资源日益多样化、教育模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得到了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更多的关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是加强知识传授效果、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能在“质”上提升信息化教育进程,另一方面能在“速”上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同时,对于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内涵,探寻更多层面影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因素,构建更加严谨科学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实践提出行之有效、操作易行的提升策略,为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范人才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