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吸附剂豆渣对水中Cd和Zn的吸附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重金属污染仍然是当今重要的一个与健康和经济相关的环境议题。重金属在水体中很难降解且对许多生命体有毒害作用,所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是环境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常用的去除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反渗透、化学沉淀、氧化还原、膜过滤以及吸附等方法。在诸多方法中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废水治理工艺,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由于活性炭价格昂贵,再生困难,使其在发展中国家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寻找一些非传统的吸附剂来替代活性炭。在这方面国内外已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如一些植物组织和一些农业、工业以及制药业的生物质副产品等,研究发现它们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成本低廉。如Thuja orientalis生物质,粉煤灰,稻壳,小麦壳,锯屑以及向日葵叶等经研究证明都是较好的活性炭替代品。 豆渣作为豆制品制作工艺中产生的废物,产量很大。但由于其易腐烂性和存储运输中的不便性,使得大多数的豆渣都被废弃掉,没有实现其利用价值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将豆渣回收并利用是满足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处理处置方法。因此,利用豆渣作为一种低成本且具有环境效益的新型生物吸附剂对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采用新型生物吸附剂豆渣(豆制品制作工艺中产生的废物)作为原料,在模拟条件下探讨了其对水体中单组分的二价镉(Cd2+)和锌(Zn2+)的吸附机制和吸附能力。豆渣未经任何化学预处理。分析了接触时间、pH值、金属离子浓度以及吸附剂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Cd2+和Zn2+最大吸附分别发生在pH=6和pH=7。吸附过程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速率控制机制可能是化学吸附作用(吸附剂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电子共价和电子交换)。通过Langmuir等温线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拟,该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Cd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1 mg/g和11.11 mg/g。将豆渣与部分生物吸附剂作比较,该豆渣生物吸附剂对Cd2+和Zn2+的去除具有易获得、低成本、环境有效、吸附快、吸附容量高等优点,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实用前景。
其他文献
回望20世纪80年代,张弦以一系列爱情小说斐声文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从1957年创作《青春锈》(1980年发表时改名为《苦恼的青春》)起,他就在思考什么是“爱情”。新时期伊始的1979—1982年,他又连续创作发表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79)、《未亡人》(1980)、《挣不断的红丝线》(1981)、《银杏树》(1981)、《回黄转绿》(1982)等①颇受关注的作品,在这些小说中,
期刊
一  如果翻开长篇小说《岛》的单行本,你会发现,开门迎接你的并非文字、并非是一部小说必然会有的某种开头,而是林森手绘的几张画:小说里的“鬼岛”、岛上已然损毁却轮廓残留的房子、岛中央繁茂而带鬼气的野菠萝树。然而画里不曾出现人。不仅没有具体的脸,甚至连抽象的人形背影也没有。我视之为某种隐喻。我当然知道,林森在画下这些图画并往书中插入它们的时候,未必曾想到这么多,但我仍认为这样的安排折射出某种深刻的潜意
期刊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堪称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然直至今日,其作品主题与主人公性格之间的关系,却仍有待阐明.乍听上去,此有老调重弹之嫌,因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杨绛就替钱锺书解释过,说作品是隐喻“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①.杨绛所述,或可谓是“围城”的广义内涵,然细读文本,则会发现方鸿渐的婚恋与职业,并不遵照上述“围城”叙事展开.
期刊
2021年第3期《南方文坛》推出“新南方写作”评论专辑,使这个崭新的概念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在我看来,“新南方写作”区别于既往“南方写作”的重要维度,便是想象力的多样性.倡导“新南方”,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基于这样一种立场:新的文学想象力,隐藏着文学和主体自我更新的潜能.本文以青年作家陈春成为个案,阐释一种异质性的文学想象力提供的启示.
期刊
在诸多文学文体中,散文带有许多中间地带的色彩,而且这种中间地带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和距离上讨论.比如,散文可以是一种实用的文体,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文学的与创作的文体,因为从大概念上说,凡是不能归入小说、戏剧、诗歌的文章都可以称为散文;比如,散文可以方便地进入小说、诗歌与戏剧,后三者也可以融入散文,诗歌的散文化以及小说与散文的融合都已经是文学的常态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