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舆论引导和调控都是建立在官方媒体主导下自上而下的舆论形成模式的基础上。但是在Web2.0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公民话语权,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借助网络这种更为自由、便捷的传播平台发表言论,舆论生成模式发生了变化,万千网民的“民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下而上的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民间舆论场”日益崛起并逐渐彰显出强大的影响力,时常抢占主导社会舆论的先机,而“官方舆论场”却屡屡在重大舆情事件面前失语,公信力遭受重创。不断膨胀的“民间舆论场”与畏首畏尾的“官方舆论场”出现错位现象,频繁发生碰撞和冲突。在此同时,“官方舆论场”已经意识到自身舆论引导霸主地位的丧失,正在积极的运用各种手段与“民间舆论场”进行互动并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果。辩证的研究“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关系,探析新媒体技术引发舆论新格局的特点,有助于官方及时革新舆论调控的观念和方式,尽量扩大“两个舆论场”的重合区域,引发舆论正能量,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民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多伊彻的瀑布模型分析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形成机制,并对目前国内官民“两个舆论场”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的研究核心是“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错位的表现及原因。笔者首先就当下中国舆论场的现状分析了“两个舆论场”错位的现实表现,主要集中在舆情事件首发主体错位、舆论话题关注对象错位、面对舆论事件反应速度错位、处理舆论事件态度立场错位、舆论内容真实性错位和舆论报道叙事文风错位六个方面。继而探讨了引发“两个舆论场”产生错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概括为:社会结构转型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新媒体环境促使公民意识觉醒、舆论主体参与公共讨论的心理改变、草根价值观重创主流价值体系。第二部分主要对“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传播互动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首先根据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特点分析了两者互动的可能性,为研究其互动传播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其次,基于目前“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传播互动的趋势,明显看出官方机构已经表现出与民间积极互动的意愿,纷纷进驻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官民互动,如利用网络争夺话语权、主动设置议程、通过各种官方微博主动公开信息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政务微博在推进官民互动时表现出的积极作用。最后,笔者尝试为实现“两个舆论场”最佳传播互动效果提出三个可行性策略:第一,官方政府和主流媒体应采取新概念、新形式、新方法赢回广大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重新认同;第二,通过他律和自律等各种手段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第三,提高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成熟理性的公民意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共存并不断发生错位、博弈与互动能够促进公众舆论的形成,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沟通的两种舆论形态,两者在对抗和互动中不断自我革新,促使官民“两个舆论场”不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