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及其对中国政治安全的消极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月19日,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同年,国务卿希拉里出访亚洲,这与以往先欧后亚的惯例大不相同,此外,频繁的联合军事演习、积极地介入东亚区域组织及谨慎地调整对亚洲的外交战略都足以说明美国早已将亚洲作为其外交战略对象,不难看出新政府对亚洲的重视程度。美国改变以往重欧轻亚的态度,积极地参与亚洲事务,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亚洲地区内部的正常秩序,尤其是对中国政治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整理并归纳了关于论文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的阐述,并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简要评价等;第二章节是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与政治安全等相关概念的具体阐释,并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特点做出详细说明,通过对美国亚洲战略前后对比,系统地分析了美国战略调整动因,为文章分析消极影响打下铺垫;第三章节主要介绍了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表现,包括战略提出的具体时间、具体表现等;第四章节具体分析了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政治安全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消极影响的对策,首先介绍了如何正确处理好敏感问题,其次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再次是建立和谐的外交环境,最后是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文章结尾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通过对种芽进行10 d低温(5℃)淹水(5 cm深)胁迫处理,根据种子成苗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评价了204份水稻育种材料的耐低温淹水特性。结果表明,低温淹水胁迫处理后,有36份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国社会正处在迅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处在这样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