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相变材料回填的地埋管系统间歇运行模拟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材料回填地埋管技术在增强传热和减弱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证明,然而由于相变材料的低导热性以及难以定型等特点,相变回填技术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研究制备膨胀石墨复合的癸酸-月桂酸相变材料以解决低导热和渗漏问题,并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在不同参数下此相变回填系统的可行性。在材料方面,制备了不同癸酸与月桂酸比例,以及不同膨胀石墨比例的相变材料,DSC热分析、渗漏实验及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在癸酸与月桂酸质量比例为65:35混合酸达到低共熔点,膨胀石墨与脂肪酸比例为10:100为最佳膨胀石墨吸附比例。在性能模拟方面,本文建立并验证了相变及非相变回填的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因此分析相变回填可行性。通过模拟回填中相变材料体积分数为0%及30%-70%的地埋管系统传热,分析回填中相变比例的变化对换热性能、温度恢复、PCM利用及恢复率的影响,探究适宜的相变回填比例。研究表明相变材料体积分数宜控制50%以内。此外,对比不同流动雷诺数下(15000,20000,25000,30000)相变及非相变回填系统的换热性能及温度场变化,研究表明相变回填系统中在较高的流动雷诺数工况下运行时间应缩短。为了探究适宜运行模式,本文模拟了在不同相变回填含量下,启停时间比分别为8:16,10:14,12:12的运行模式下埋管的换热性能,及低频间歇(每运行12 h关闭12 h)与高频间歇(每运行4 h关闭4 h)模式下埋管的换热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高启停比下系统换热量随时间下降较快,且高相变回填含量的系统在高启停比下长期运行会使相变材料利用率明显降低。相变回填系统在高频间歇模式下换热量明显高于低频间歇模式,但温度恢复及相变材料固化恢复性能较差,因此不适用于此模式。
其他文献
共形迷向子流形是微分几何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王长平已经就Sm+1中的m维超曲面做了如下研究:x:Mm→Sm+1是Sm+1中的m维超曲面,如果满足:(1)(?)=0,(2)A+λ9+μB=0,且λ,μ为
一般线性群和特殊线性群是群论中的基本研究对象,都是极为重要的群类,通过对一般线性群和特殊线性群的一些性质的讨论,可以更好地掌握一般的群论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设p
流形上微分算子的特征值问题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现已成为流形上分析的前沿课题之一,在数学,物理,金融等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设Ω是n维欧氏空间R“的有界区域,n为边界a
设X是n维非奇异射影簇,L是X上的丰富线丛,K_X是X的典范丛, f:X→Y是极面收缩态射,其支撑除子为K_X+(n-4)L.如果X与Y不是双有理等价的,那么(X, L)是一类特殊的代数簇,文中给出
摆式犁体是高速铧式犁重要的耕作部件,其上铧尖/胫刃是摆式犁体最关键的作业部位。铧尖/胫刃区由于犁体高速梭式耕作诱发的凿削耕犁损伤,已严重影响犁体的切削寿命,是业内一
由于当前政策扶持与可观的发电并网收益,在河源地区建设发展光伏电站具有广阔的前景。一方面,河源地区定位在珠三角的后花园,不能发展重污染企业,发展光伏电站有利于提供清洁
换热介质的低导热性能,已经成为研究高效传热冷却技术的障碍。因此,需要从工质着手研发高换热性能的换热介质。纳米粉体添加到基液中配制成的纳米流体通常比基液具有更大的导热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存在一些区域性室外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东北严寒地区,由于工业结构和季节性供暖等原因,室内外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考虑到微生物多以附着于大气
从家蚕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NM001104597.2),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2781bp,编码由9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编码的蛋白预测分子量大小
目的肝脏是外源性化合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化学品及其代谢产物毒作用的重要靶器官。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物质如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肝脏可通过新陈代谢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