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千万别丢下我》中的焦虑主题解读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著名的当代日裔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日本长崎,五岁时随父母移民英国。《千万别丢下我》是他的第六部小说,发表于2005年。这是一部关于克隆人的科幻小说,克隆人作为人类的医学手段出现,是人类器官获得的途径。整部小说为31岁的女性克隆人凯西H.的回忆为主,共分为三个部分。作为克隆人的他们有自己的天真的童年,不安的青少年,随后开始“捐献”器官,直到死亡。全书以描述克隆人为主,而作为其器官掠夺者的人类甚少出现,但通过文本细读会发现人类隐藏的面对克隆人存在的焦虑和对掠夺克隆人器官这一不道德行为的不安。本文以保罗·蒂利希的焦虑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焦虑防御机制为理论基础,尝试研究小说中呈现的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带给克隆人和人类的焦虑。论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石黑一雄本人及其作品,随后详细介绍了本文将要对分析的小说《千万别丢下我》。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千万别丢下我》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焦虑理论及其防御机制,从而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首先分析人类作为科技的滥用的受害者,即克隆人的焦虑:克隆人对死亡和命运以及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其次,从对死亡和命运和对道德和谴责的角度分析了作为科技滥用者的人类的焦虑。第三章延续第二章的内容,用弗洛伊德的焦虑防御机制分析了克隆人和人类应对焦虑的防御机制。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强调其时代意义:克隆人和人类的焦虑都是滥用科技的结果,它警示人们去重新评估快速发展着的科技的应用。
其他文献
人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语言的使用必然反映特定的性别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两性话语研究存在极大的兴趣。性别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变量,已成为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范
英语(或无论哪种语言)都重在实际运用交流。我国初、高中英语教育的重点主要是应试教育下的词汇、语法和写作。与应试重笔头工夫的英语学习相比较,重口头表达和实际交流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