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生态学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水丝梨(Sycopsissinensis Oliver)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水丝梨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群落结构特征、种群大小高度级结构、种群分布格局、种群发展动态及保护等进行了生态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对水丝梨纯林、混交林和零星分布三种分布类型林下土壤分析显示,植被对土壤养分地表富积作用强烈,土壤肥力与常绿阔叶林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群落物种组成以水丝梨为绝对优势种,重要值百分率达50.95%,曼椆为主要伴生树种。随海拔升高,物种多样性呈降低趋势,乔木层物种种类并不多,分布不均,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偏低,相对多的物种往往意味着数量分布不均的现象发生。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种群大小、高度级频度分布大致呈一正态峰型分布,后段有部分缺失,幼苗、幼树储备不足,三个样地中都表现为幼树级在前后两级间形成一明显的低域分布,反映出幼苗出生率、存活率低,尤以样地3最为明显,且萌生苗数量要多于实生苗,中成树生长旺盛,受光、热、土壤及种内、种间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苗幼树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严峻,种群更新将受到限制,风倒、树倒形成的林窗又将促进种群更新。综合来看,该水丝梨种群可视为一成熟型种群。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个体坐标定位,随机取样,运用多种指数判定格局类型,总的趋势是:4m×4m、6m×6m的尺度上为集群分布,其余区组为随机分布,且各指数判定吻合性较好,集群分布出现在较小的观测尺度上,在较大区组上多呈随机分布,水湿因子和土壤因子是影响其生长进而影响其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综合来看,作者认为水丝梨群落是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对于种群的更新认为林窗干扰、空间异质性竞争是其主要动力,对水丝梨种群的保护也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谷胱甘肽对ZymosanA诱导的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损伤小鼠肝组织TNF-α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子宫肌瘤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基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
通过损伤老化大鼠脑胆碱能系统,检测模型鼠行为及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来观察兴奋性神经毒素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以及在AD病人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常蛋白——β-淀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B组行HA治疗,A组行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