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因其要素密集度属性、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的增长率及产业关联度等产业特性,对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使服务贸易成为继商品贸易和FDI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并且还将成为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因之,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对一国贸易及经济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特别是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却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有必要探索一条改变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现状的途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与国际商品贸易研究相比,现有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探索却远远落后于实践。因此,本文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针对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部门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具有比较劣势的现状,本文从技术变迁和要素积累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推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问题。 本文的基本逻辑是:如果能够找到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也就找到了能够推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改变的根本力量和途径。本文认为,国际服务贸易发生的基础仍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要素禀赋方面的巨大差异,所以两类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各自的技术和要素禀赋。 因此,本文将沿着两条路径,分别探讨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决定和影响,并从中筛选出能够推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最后运用计量模型对有效途径的现实性进行实证检验。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本章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必要性;回顾了理论界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适用性的相关研究和争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肯定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之后,本章还给出了全文的逻辑路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并介绍了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及比较优势的现状。 作为研究的背景,本章首先分析了目前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认为服务业的主体和核心是现代服务部门及生产者服务;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极大推动作用,认为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服务的特殊性渐趋淡化。本章还以内生增长和产业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着重阐述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及对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作用。提出现代服务业具有如下产业特征:人力资本密集的要素密集度属性、需求收入弹性高、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产业关联度高,并阐明了上述产业特征与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联系,从而证明了现代服务业对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本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悬殊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计算19个样本国家(包括9个发达国家和10个发展中国家)从1980年到2000年21年中的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扭CAS)和2仪刃年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各部门显性比较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具体的分析过程和内容参见附录)。得出的结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且比较优势集中于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传统服务部门。 本章的分析及其结论为全文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背景和前提。 布三幸,探讨了技术变迁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作用。其中,技术变迁过程包括:内生性的技术进步—干中学、技术外溢及技术模仿等动态过程。 基于一个引入了干中学的动态李嘉图模型,本章首先分析了开放经济下,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影响;然后,文章在一个扩展为连续服务产品的动态李嘉图模型中,引入技术外溢和模仿效率,考察了技术外溢和技术模仿效率如何对发展中国家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即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产生动态影响。最后,通过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检验了技术外溢和技术模仿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本章得出如下结论:在开放经济中,当不存在技术外溢时,部门(或地区)专有的干中学作为内生性技术进步能够提高专业化生产部门(或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的自我增强机制和锁定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低技术服务部门拥有比较优势,因此自我增强机制和锁定效应意味着他们将难以改变目前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状况。但是,当存在跨地域和跨部门的技术外溢时,这种锁定效应就有消除的可能性。然而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模仿效率:模仿效率高才能够推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其中模仿效率还会受到该国人力资本数量的影响。 布四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