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卡斯特罗的《上海舞》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赖恩·卡斯特罗(1950—)出生在香港,是现代英语写作中最富有创新精神和挑战性的澳大利亚小说家之一。他能够流利地说广东话、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在二十世纪70年代,卡斯特罗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先后出版了9部小说和1部论文集《寻找艾斯特莉塔》。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就是在2003年出版的《上海舞》。在《上海舞》中,布赖恩·卡斯特罗中打破了传统的体裁界限,将自传与小说杂糅,将事实、虚构、神话、记忆编织在一起,在故事中穿插文学理论及代表人物,运用了碎片式非线性结构,穿插使用了形形色色的声音和多种语言,表现了主人公安东尼奥·卡斯特罗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追求。本文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分析,探究作者挑战传统文化身份,建立自己以及小说主人公话语权力的写作意图。除引言和结束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四章。引言部分介绍了布赖恩·卡斯特罗的生平、作品以及后殖民理论,并介绍了当今对《上海舞》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探讨了小说《上海舞》的写作背景,文学题材,主题和写作目的并且分析了《上海舞》所体现的作者和主人公安东尼奥·卡斯特罗不确定以及迷失的文化身份问题。第二章从标记般的的名字、丢失的护照和不确定的婚姻三方面分析了主人公安东尼奥·卡斯特罗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追求。在这一章中,探讨了安东尼奥在澳大利亚被拒斥,疏离的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分析了其身份迷失感,错位感和不确定感的根源——即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赛义德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所说的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而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碎片式非线性结构与文化身份问题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叙事,人物和意象交织组合在一起,在时间和空间的轮转交错中表现了移民漂泊不定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第四章分析了小说中多种语言的穿插和交替使用。语言离不开文化,《上海舞》中语言的交替表现了多元文化在移民身上的冲突,对主人公安东尼奥·卡斯特罗的身份迷失起到了对比、突出的作用。结论部分总结了前几部分的观点,揭示了作者挑战传统的文化身份,建立自己以及小说主人公的话语权力的写作意图。并启示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应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不同文化,尤其要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文化。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当前液压系统设计的局限性,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液压系统快速设计方案——可配组液压系统设计。可配组液压系统设计是将液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成一套完整的知识表
高校是社会中的高校,是社区中的高校。没有高校参与的社区教育不是真正的社区教育,而没有参与社区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不完整的。如何让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教育真正的“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华人家庭,由于使用传统的中医疗法"刮痧"却不为美国人所理解和认同,从而陷入一系列的麻烦的故事。影片以刮痧为主线,集中反映了由中美不同
<正>一、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分析宗教事务管理的法治化是指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宗教权益的宗教管理,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法规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将宗教事务管理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说道:"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积学以储宝"一句便很好地道出了广泛阅读积累对文学的重要性。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就像春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自兴起以来,发展至今已历经三十多年。在我国农业“三化一体”的发展进程中,合作社发挥了自己特有的作用。面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资
翻译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古老的文化交往活动,它大大加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翻译数量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
在自然法理论看来,自然法高于实证法,实证法从属并体现自然法,未体现自然法要求的实证法必然是恶法,而恶法则不具有法律效力,主体对恶法具有抵抗权。以自然法理论为视角来审
盘岭隧道出口段由于断层位置与设计不符,开挖面塌方导致大量的泥砂和水的涌出.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双层长管棚加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案先行开挖左洞通过断层区,
目前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男女收入差距,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制度设计缺陷和社会历史文化偏见等。男女收入差距的存在有悖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