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处于水陆交错的特殊过渡区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系统,及区域、全球的气候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番禺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四景遥感影像,将番禺区28年来的景观时空格局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了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了番禺区湿地面积变化、湿地重心分布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有:通过对各种分类法的比较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是对番禺区的湿地分类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其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于湿地面积和分布重心来说,水田和鱼塘湿地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缩小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加重,而坑塘、河流和果园湿地的数量和规模变化不大。预测未来5年、10年的番禺区湿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各种湿地面积都会持续减少。天然湿地在现有湿地中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越来越大。本区人工湿地的分布重心在向西北方向迁移,天然湿地的分布重心有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趋势,所有湿地的分布重心呈半环状发展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区是出现在1990年的果园和坑塘湿地类型以及2000年的河漫滩\滩涂和坑塘湿地类型中。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是出现在1990年的河漫滩\滩涂和鱼塘湿地类型以及2000年的果园湿地类型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是出现在1990年水田和2000年的水田、鱼塘湿地类型区。1979年和2006年都是属于环境质量相对良好区,但是1979年的模地是水田,2006年的模地是建筑用地。预测未来的5年、10年的生态效应值可以得出:在番禺地区湿地环境中,只有河漫滩\滩涂属于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一般区,其余的都是属于环境质量相对良好区。同时,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哲学中的发展变化的理论。通过以上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为番禺区湿地能够更好发展和发挥其功能的建议。建议指出:在以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在优先发展果园湿地的同时,应加强河漫滩\滩涂的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湿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