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特色的空间格局、历史古建筑、珍贵的传统历史文化、人居文化、精神文化等优秀的遗产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记忆。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名城的保护工作力度不足,在改造更新规划中,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导致名城的景观视觉环境被破坏。且目前国内对名城的研究多集中在保护、更新改造、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在景观视觉环境评价方面,对名城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和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资源特征,归纳总结了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环境资源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的对象内容,不仅包含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内容,还加入了情感因素内容。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后,选定了正定古城内具有代表性的9块“点状”景观点(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府文庙、县文庙、唐代风动碑、梁氏宗祠和马家大院)、2条传统街巷(燕赵南大街和中山路)和2个历史文化街区(隆兴寺和开元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资源的构成要素,从物质环境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这两方面入手,对正定古城景观资源现状进行基础资料的调研、收集与整理。运用SD法,构建了正定古城的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体系,并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把最终收到的26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出每处景观的各因子综合平均值和样本平均值,制作调查统计结果评价表和样本评价曲线图,分别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景观视觉环境评价分析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性的优化建议。最后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深入挖掘利用古城内的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元素,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保护名城的景观视觉环境,有针对性的对正定古城重点地段府文庙片区进行了优化更新的规划设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