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自由贸易港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于保税区研究,进而是保税港区。我国保税港区是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特有的产物;保税港区也是在我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它是中国自由贸易港区的雏形。中国的保税港区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由海关监管的,具有“境内关外”多数特点的,区内进口货物免缴关税并取消其它贸易限制的,可从事港口装卸、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和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活动的特殊经济区域。
虽然我国保税港区已经设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但是要真正成为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还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经过比较分析可知,作为我国自由贸易港区雏形的保税港区已具备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大部分特点和功能,但是又与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在政策方面还有一定差异,尚未完全实现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及政策定位。因此,对自由贸易港区的研究非常必要。
洋山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启用的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举措之一。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是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域。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而且拥有很好的港口集疏运条件和基础设施,在技术水平、品牌优势以及创新能力方面也很突出。因此,洋山保税港区已经具备了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硬件条件。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以及洋山保税港区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洋山保税港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根据洋山保税港区的特点和现有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洋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设想。文章从自由贸易港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自由港或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现状;对洋山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指出对其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通过对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分析等,得出了在洋山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可行性。同时为建设洋山自由贸易港区找出了一个最佳的目标模式-综合性自由贸易港区,指出其功能应定位在保税物流、国际转运、出口加工、商品展示、航运特区、金融服务、制造业基地等七大方面。为了顺利建设洋山自由贸易港区,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七条对策和建议。由于关于在中国将已有的保税港区建设成为自由贸易港区的相关资料较少,本文采取了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运用借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并寻找出适合洋山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道路及建设洋山自由贸易港区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力求具有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是专门针对建设洋山自由贸易港区进行的研究。过去的一些文献中对这方面的综合研究不是很多,几乎没有。而本文正是以洋山保税港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最佳目标模式。这对洋山保税港区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及“四个中心”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