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过程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工作流技术一出现马上就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至今工作流管理技术已经成功地运用到医院、银行、保险公司、图书馆等行业。随着电子商务和工作流的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将分散在各种异构存储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集成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数据,并在此基础之上将相互分割的企业系统、应用、流程进行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企业应用。一种引起很多人注意的解决方案就是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的概念。 企业应用集成的思路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建立一个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解决过去离散的、不一致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问题,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投资,使企业通过有限的投资、小规模的改变和尽可能短的时间对以前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同时提供一种集成机制,不仅使企业内部各个应用系统的整合和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而且在未来增加新业务时,可以方便地将新的应用整合到企业整体应用中来。 目前,企业应用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集成上,对于企业应用集成的较高目标业务过程集成研究相对少一些。因此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然而,大部分企业应用集成方法往往造成工作流管理系统和企业应用之间互相孤立,因此如何将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应用集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互操作的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工作流模型,分别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应用过程控制模型、企业应用状态转换模型、意外处理机制,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同时本文对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工作流的实现中用到的若干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对Web Services、Adapter设计模式、JMS、XML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