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竹子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 43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既是竹子资源大国,也是竹产业大国。竹子种类、分布范围和竹林面积均居世界首位,共有竹子约42属,500余种,竹林面积约421万hm2,占国土面积的0.5%,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8%。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竹子的开发利用正处在从生产生活用材向工业用材转变的重要阶段,其资源开发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产品门类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的竹子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竹子标准化战略不明晰、竹子标准化滞后于产业发展、具体标准的制定缺乏协调、标准内容陈旧。在一定程度上,竹子标准化的落后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竹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之一。标准化对规范和约束产品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应用,促进建立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而有效推动竹子标准化工作,研究和构建竹子技术标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包括现有、应用和预计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也是这一领域内编制标准,制修订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竹子技术标准体系由标准系统要素、标准体系结构和竹子技术标准明细表三部分构成,是竹子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标准化系统工程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将其应用于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通过对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内涵、方法论空间、对象系统分析、组织实施程序等与竹产业发展实际的有效结合,形成了标准化系统工程在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思路。即在国内外竹子标准化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将标准化系统工程与竹产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系统开展竹子标准系统、竹子技术标准依存主体系统和竹子标准系统要素分析,力求构建结构化的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和竹子技术标准明细表,并探讨竹子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实施的策略和建议。研究中,从竹子标准化的目标和需求分析着手,依据标准系统的结构构建理论,构建出了结构化的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模型:主要包括由静态组成结构、动态时序结构、产品形态发展结构与认识论空间相结合,形成的竹子技术标准依存主体总体构成模型;由平行分解方式、树状结构形式、支撑结构形式与产业发展时序结构相结合,形成的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时-空有序结构模型;由标准的属性空间与系统工程的方法论空间相结合,形成的竹子技术标准体系方法论空间模型。这种覆盖全产业链的结构化的标准体系结构,符合竹产业发展现状,能够确保竹子标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也是竹子标准体系功能实现的基础。以竹子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模型为依据,在系统开展竹子技术标准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GB/T 13016—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建立了竹子技术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示意图和层次结构格式。层次结构示意图由竹子通用标准、专业基础标准、门类基础标准和具体技术标准四个层次构成;层次结构格式由竹产业大系统,资源培育和综合加工利用2个分系统,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种苗繁育、竹子造林、竹林经营、笋竹食品生产利用、原竹加工利用、竹日用品生产利用、竹人造板生产利用、竹结构设计与利用、竹材热解利用、竹纤维生产利用11个子系统构成,且大系统、分系统、子系统和具体标准之间的关系为支撑关系。将竹子技术标准方法论空间模型与标准系统要素分析相结合,编制出结构化的竹子技术标准明细表,共计列出标准210项。其中,资源培育分系统包括标准53项,综合加工利用分系统包括标准153项;有竹子通用基础标准5项,竹子专业基础标准8项,竹子门类基础标准36项,竹子具体技术标准161项;列为国家标准50项,列为行业标准160项;有强制性标准20项,推荐性标准190项;在技术标准类型中,有技术工艺标准78项,有产品标准54项,有检验试验标准21项,卫生和健康标准5项,环境标准5项,设计标准2项。此外,对竹子技术标准体系的组织实施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六项对策和建议:一是应逐步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竹子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应强化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宏观管理和统一协调职能,弱化其微观的标准制订职能,积极扩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利益相关方对标准体系实施和具体标准制订的参与;三是应系统开展竹子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加快推进竹子标准化基础科研工作,提高标准制订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应建立与竹子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相适应的竹产品监督检验和质量认证体系,使竹子标准体系的实施落到实处;五是应建立竹子技术标准信息化工作平台,增强竹子标准体系实施、管理和信息发布的公开性、透明性;六是积极参与竹子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与竹产品相关的技术委员会,尤其要力争以我国竹子技术标准体系为基础,探索建立全球竹子技术标准的框架和蓝图。
其他文献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中国金融服务开放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市场化与国际化阶段、融入金融全球化阶段等开放历程后,已经由封闭走向开放,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
本文回顾了族群冲突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并对领域内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现代论、原生论、建构论、工具论、制度论的基本假设、观点进行概括和对比,逐一分析几个流派的贡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收入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按照共建共享、互助共济原则充分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以人人享有公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脂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浓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心病发
在解决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瓶颈"问题中,世界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开发性金融以其独特的方式创新融资机制,解决融资难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竞争愈演愈烈,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了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域,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
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银行业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和战略转型,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电子银行及服务应运而生,电子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其扶贫领域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当前的中国已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尽管如此,中国的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