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她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西方评论家多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早期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知希腊神话、黑人传说、基督教的圣经,同时她接受了大量的古典文学论著,并为之影响。莫里森的作品中的人物以富有诗意的语言、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性格特点所著名,并且深刻植根于美国黑人社会。尽管她的多数作品都从女性的视角并结合她所知所闻的传说与新闻中所迸发出的灵感为基础创作而来。但是,她也确实曾经以男性的视角完成常被用来与《根》进行比较的作品:《所罗门之歌》。莫里森作品中的人物通常都因其传奇的经历,饱经折磨的过去或是奴隶庄园生活的经历与黑人奴隶史而令人印象深刻。在作品《宠儿》中,发生的最令人震惊的一件事—主人公塞丝谋杀了她的女儿,她深爱的宠儿—而这个故事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856年,一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带着几个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当奴隶主带着追捕手追到他们的住处时,为了使子女不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决定杀死他们,但只来得及砍死一个女儿。莫里森讲这个小说写给“六千万人乃至更多”死于奴隶时期的人们。小说中所描写的奴隶社会的全貌都基于真实的历史:保罗·D在格鲁吉亚的监禁,白人某个一闪而过的“想法”以及对立法机构的描写等等。而这些都使这部作品给人们以强烈的冲击。莫里森这部力作《宠儿》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另类的母爱:那就是在万恶的反人类的奴隶制度下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劣势下的黑奴母亲的爱,一种非凡的悲怆的母爱。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母爱和弑婴是完全对立、势不两立的事物,然而在小说《宠儿》中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因果。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对主人公塞思各种行为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解析了在不同时期,塞思在经历了各种事件与心理变化后,其受到“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同心理影响所进行的各种行为与她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选择。因为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即是“本我,自我,超我”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构造的三个组成部分,用以描述精神与行为的相互左右的三个理论构造。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所以本我是一原始的本能,以满足个体生存为目的,本我以现实情况作考虑,使个体能不因本我的冲动而造成伤害。超我是道德层次,符合规范的我,用以协调本我与自我,超越之间的冲突。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本论文分为了三个部分—塞丝的本我—对自由的渴望;塞丝的自我—是对奴隶生活的恐惧以及塞丝的超我—极端而浓烈的母爱。文章通过应用“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来分析了塞丝在奴隶制度下,心理的变化与她的行为。而结尾处对于“弑婴”的分析,其意义不仅在于一个黑人母亲真正行使其作为母亲的权利,不计代价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其一样的奴隶命运,更在于在奴隶制度这种反人性的价值体系之下,一个奴隶第一次真正地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根植于这种母爱,弑婴的行为是来自千万被夺去了最起码的权利的黑人母亲的呐喊:表达了黑人母亲对奴隶制的控诉、对人性的渴求和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最后得到结论,莫里森揭示了宠儿不只代表着塞丝已经死去的女儿。她还代表那些被漂洋过海卖来的千千万的奴隶,代表不知姓名,不知面容,在历史上无声无息消失了的奴隶们。他们就像宠儿一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冰冷的历史长河里。在美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黑人奴隶也许只有死去才可以真正拜托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