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我国乳腺癌发病问题日趋严重,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对我国妇女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医治疗乳腺癌历史悠久,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放化疗副反应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本研究目的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探讨乳腺癌的发病、进展及转归,将中医证候学要素与月经情况、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受体、基因相结合,揭示其内在相关性,以指导治疗临床辨证治疗。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发病机制及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设计观察表格,对所纳入研究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证候关系、乳腺癌手术前后临床变化、乳腺癌证候要素与月经情况、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受体、基因等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病例计数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x2检验方法及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1、所纳入研究的129名乳腺癌患者均为虚实夹杂证候特点,其中阳气虚兼夹证有99人,阴血虚兼夹证有30人,可见,所研究的患者组成中以阳气虚占主要成分。虚实夹杂证候中以阳气兼夹证候多见,阳气虚+肝郁气滞>阳气虚+痰湿证>阳气虚+肝郁气滞+痰湿证>阳气虚+血瘀证>阳气虚+肝郁气滞+血瘀证>阳气虚+痰湿+血瘀证>阳气虚+肝郁气滞+痰热证>阳气虚+痰热证;阴血虚+肝郁气滞>阴血虚+血瘀证>阴血虚+肝郁气滞+血瘀证及阴血虚+痰湿证。2、对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发病年龄及证候进行分析,认为良性疾病发病年龄较年轻;对两者证候进行分析比较,阳虚、气虚及痰湿证在乳腺癌组较乳腺良性疾病组多见。3、对4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证候、舌象、脉象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认为早期乳腺癌手术前患者,正气虚弱、邪气不盛、病位不深,以虚实夹杂多见;手术后以虚证增多明显,阳虚、气虚更为显著,故术后以温阳、益气扶正治疗为主,以祛余邪外出。4、对乳腺癌中医证候要素与其临床病理及肿瘤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乳腺癌月经情况、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及P53的表达与气滞、血瘀、痰湿、阳气虚、阴血虚等各证候要素均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因素;Her-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实证证候要素无明显相关性,与虚证证候要素具有相关性。结论:(1)手术前乳腺癌患者存在本虚标实的证候类型特点,各证候要素中虚证以阳虚、气虚为主,实证以肝郁气滞、痰湿证、血瘀证为主。(2)阳虚、气虚及痰湿证在乳腺癌组较乳腺良性疾病组多见,对于阳虚、气虚及痰湿证乳腺良性疾病人群,予以中医调理,预防乳腺癌的发生。(3)乳腺癌手术前患者,正气虚弱、邪气不盛、病位不深,以虚实夹杂多见,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手术后局部实邪减少,虚证增多,阳虚、气虚更为显著,故术后以温阳、益气扶正治疗为主,以祛余邪外出。(4)乳腺癌患者月经情况、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及P53的表达与气滞、血瘀、痰湿、阳气虚、阴血虚等各证候要素均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因素,提示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应完全拘泥于各指标情况,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论治。(5)Her-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实证证候要素无明显相关性,与虚证证候要素具有相关性,阳虚、气虚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提示予以益气温阳药物可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