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问题严重,侵蚀状况、侵蚀营力复杂多变,是我国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区域。区域内受地质、气候、植被状况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水两相侵蚀营力同时或交互作用的水蚀风蚀交错地区。同时,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植被景观多样性受水分条件限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植被景观格局。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综合运用了土壤侵蚀、植被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了格局指数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以期能为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137Cs核素示踪技术和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研究了本地区典型坡面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土壤侵蚀状况,并对土壤年均水蚀、风蚀侵蚀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区分;同时,研究讨论了土壤中137Cs含量与坡面坡度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土壤黏粒含量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坡面典型植被斑块格局指数因子,分别研究了水蚀风蚀交错区植被斑块镶嵌格局对土壤侵蚀的综合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背景值点与不同坡向的典型坡面土壤137Cs含量分析,认为该流域内坡面137Cs流失严重,流域年均侵蚀速率约为9100km-2a-1,达到极强度侵蚀程度。由于受风水两相侵蚀营力、地形、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水蚀风蚀交错区坡面侵蚀速率具有一定的坡向差异,利用137Cs计算得到的不同坡向的年均总侵蚀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西北坡>西南坡>东北坡>北坡>西坡>东坡>南坡>东南坡,其年均侵蚀速率分别为11000t km-2a-1、10472t km-2a-1、10140t km-2a-1、9400t km-2a-1、9300t km-2a-1、7700t km-2a-1、7500t km-2a-1、7200t km-2a-1。2、研究了每个坡向土壤137Cs平均含量与坡度因子、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平均含量、土壤黏粒含量间的相关性。其中土壤137Cs含量与所在样点坡度间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26;与有机质、全氮在P=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6、0.414。分别对不同坡向相同坡位的样点坡度与137Cs含量做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坡上,Y=-0.0072X2+5.6412X-810.56(R2=0.7401);坡中,Y=0.0078X2-6.7434X+1714.9(R2=0.2905);坡下,Y=-0.0074X2-6.074X+1522.7(R2=0.9422)。在坡上与坡下位置,坡度与137Cs含量的相关程度较高,两者在坡中位置的相关程度较低。土壤137Cs含量与黏粒含量相关程度较低。3、进行了土壤侵蚀速率与植被格局指数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认为植被斑块镶嵌格局对土壤侵蚀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土壤侵蚀速率与斑块结合度在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43;与植被覆盖度、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聚合度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0.464、-0.553、-0.651;与斑块密度、景观分割度在P=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0.686;与周长面积分维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84。景观格局各指标因子之间相关性大部分在P=0.05和P=0.01水平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认为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草地、灌木等多种植被空间多点镶嵌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速率有很大影响。4、定量研究了水蚀风蚀交错区风水两相侵蚀侵蚀量的比值。风水侵蚀比以西北坡最高,约为4:6;比例最小值出现在南坡,两相侵蚀比例仅为7:93。流域内所有坡向的平均水蚀速率、风蚀速率分别为6800t km-2a-1、2100t km-2a-1,水力、风力两相侵蚀速率比例约为3.34:1,风蚀在年均总侵蚀中所占百分比约为21.60%。各坡向风水两相侵蚀速率比值由大到小分别为:西北坡>西坡>北坡>西南坡>东北坡>东南坡>东坡>南坡。水蚀风蚀交错带坡面侵蚀外营力仍以水相营力为主,但风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