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下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h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起步较晚,并且一直都处于探索阶段,2017年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它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农业转型、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等“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复杂性和农村产业发展的紧迫性,以三产融合理念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有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研究一直都是农林类院校在进行,以城乡规划背景进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首先,对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国内对于三产融合只是集中在理论总结,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于其规划布局更是鲜有探讨。然后,结合现状的研究对三产融合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现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思路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提出本文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整体思路和具体研究路径。本文以三产融合为切入点,对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三产融合下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构成,然后通过功能构成去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最后通过不同尺度空间去探究其形态组织。第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构成。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构建,打破原有的单一产业思维构建立的三大产业融合思路。通过对现有产业筛选确定主导产业,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体系支撑的复合功能系统。第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自然条件影响和外部条件影响。通过ArcGIS平台,选取适用于产业布局的评价因子,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用地选择适宜性分析,确定三大产业的大致位置,然后基于外部因素影响下功能布局研究,综合确定功能区的综合布局,进而提出小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结构。第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态组织。将现代农业产业的组织形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形态组织在不同尺度上研究的重点和存在的不同特征。宏观尺度是主要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周边的整体环境形成的空间形态,中观尺度主要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形成的组织结构,微观尺度是指功能区内部的不同的形态组织。本文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更多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布局研究的一种尝试。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热潮下,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有力、更坚实、更具操作性的方法,用以指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仔猪、母猪易感,病猪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为主要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可引起猪群大批死
随着功率变换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相功率变换器(整流或逆变)已在光伏并网、LED驱动、机车牵引、不间断电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整流还是逆变,
本文叙述了陶瓷泥浆成形用五水偏硅酸钠制造工艺和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其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伴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时代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通信容量和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提高通信容量上,波分复用器作为片上复用系统的关键器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模式转换运用到基于非对称耦合器的硅基波分复用器中,对设计的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优化和实验验证,为实现结构紧凑、性能优良、大制作容差这三个目标进行了研究和创新,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非对称耦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急剧提升,依赖性也越发增强,电能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电能输送的一种有效介质,输电塔在电能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