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能谱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能谱CT在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肺炎、肺鳞癌、肺腺癌等四种肺结节或肿块进行能谱增强扫描,探讨肺结节或肿块的能谱曲线、能谱参数与病理的关系。   方法:按照病人就诊时间随机选择连续的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肺结节122例,直径要求大于1cm、小于5cm的肺内单发外周型结节或肿块患者,在能谱CT上行能谱增强扫描,获得单能量图像。再对单能量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能谱曲线斜率(k=(HU40keV-HU140keV)/100)、碘含量、水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等能谱参数分析,然后将结果进行一一对比分析。   结果:   (1)在对肺结节患者进行能谱增强扫描所得肺结核、肺炎、鳞癌、腺癌的能谱曲线斜率的方差分析结果示:F=12.247,P=0.000,可认为结核组、肺炎组、鳞癌组、腺癌组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对四组总体均数进行两两比较示:结核组与肺炎组、结核组与腺癌组、肺炎组与鳞癌组、肺炎组与腺癌组、鳞癌组与腺癌组比较的统计量P均<0.05,可以认为以上各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肺结核、肺炎、鳞癌、腺癌的能谱参数有效原子序数分别为8.41±0.22、8.91±0.29、8.56±0.21、8.70±0.24,其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示:F=12.807,P=0.000<0.05,可认为结核组、肺炎组、鳞癌组、腺癌组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对四组总体均数进行两两比较示:结核组与肺炎组、结核组与鳞癌组、结核组与腺癌组、肺炎组与鳞癌组、肺炎组与腺癌组、鳞癌组与腺癌组比较的统计量P均<0.05,可以认为以上各组的有效原子序数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肺结核、肺炎、鳞癌、腺癌的能谱参数碘含量分别为(13.35±3.84)100μg/L、(22.34±5.56)100μg/L、(15.99±3.76)100μg/L、(18.54±4.54)100μg/L,其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示:F=12.327,P=0.000<0.05,可认为结核组、肺炎组、鳞癌组、腺癌组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对四组总体均数进行两两比较示:结核组与肺炎组、结核组与腺癌组、肺炎组与鳞癌组、肺炎组与腺癌组、鳞癌组与腺癌组的统计量P均<0.05,可以认为以上各组的碘含量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肺结核、肺炎、鳞癌、腺癌的能谱参数水含量分别为1022.57±8.83 mg/ml、1009.32±17.86 mg/ml、1021.59±10.97 mg/ml、1017.23±13.78 mg/ml,其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示:F=3.690,P=0.014<0.05,可认为结核组、肺炎组、鳞癌组、腺癌组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对四组总体均数进行两两比较示:结核组与肺炎组、肺炎组与鳞癌组的统计量P均<0.05,可以认为以上各组水含量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能谱CT对肺结节进行能谱增强扫描所得的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碘含量、水含量在结核、肺炎、鳞癌、腺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结节中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能谱图像的综合分析对肺部结节或肿块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第二部分、CT能谱在淋巴结肺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进行能谱增强扫描,探讨肺癌与转移性淋巴结能谱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按照病人就诊时间随机选择连续经病理证实的24例伴有纵隔转移淋巴结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4例伴有纵隔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鳞癌患者,在能谱CT上行能谱增强扫描,获得单能量图像。再对单能量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能谱曲线、能谱曲线斜率、碘含量、水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等能谱参数分析,然后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小细胞肺癌与其相应的转移性淋巴结能谱曲线重合性良好,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小细胞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能谱曲线有较大差别。   (2)小细胞肺癌、转移性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三组的K70、K80、K90、K100、K110、K120、K130、K140等8组斜率有统计学意义(F=10.545、10.415、10.696、10.699、10.709、10.692、10.699、10.700,t=0.000<0.05)。小细胞肺癌与其转移性淋巴结的8组相对应的斜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相对应的斜率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r值分别为0.832、0.840、0.841、0.841、0.841、0.841、0.841、0.841,p值均为0.000<0.05)。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小细胞肺癌的各个相应的斜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   (3)小细胞肺癌、转移性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三者之间的碘含量、水含量和有效原子序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26,p=0.000<0.05、F=7.142,p=0.002<0.05、F=10.281,p=0.000<0.05)。小细胞肺癌与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水含量、有效原子序数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38、0.500、0.511,均>0.05)。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小细胞肺癌的这三组能谱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1、0.000,均<0.05)。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这三组能谱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3、0.000,均<0.05)。   结论:   (1)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不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物质基础与组织成分。   (2)小细胞肺癌和其相应的转移性淋巴结的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物质基础与组织成分,从而可以初步认为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原发肺癌具有组织同源性。   (3) CT能谱成像可以有效地反映组织内不同的成分,综合利用能谱多参数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的同源性,对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以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袖套状胃切除术和胃大弯折叠术后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体重、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和Ghrelin激素的变化情况。   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
目的了解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影响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
近年来,镁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可降解性逐渐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研究中发现镁及其合金均存在腐蚀速度过快的问题,其降解速度大于组织的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ET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laudin-5和肿瘤坏
目的:  通过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足细胞Galectin-1及足细胞表面标志物podoc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Galectin-1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转染Galectin-1siRNA抑制人足细胞Galectin-
研究背景:肥胖及其相关伴发症已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它和环境、遗传、行为及心理等多因素有关。近年来对肥胖基础研究已深入分子水平,其中Mi croRNA(miRNA)在肥胖过程中的相关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由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研究发现,T2DM与认知功能损伤存在着必然的联系,T2DM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增加。
目的:探讨ADAMTS1基因SNPrs428785和SNPrs2738两个位点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聚合酶链反应
第一部分:TNF-alpha和microRNA155在幼鼠MTLE模型癫痫持续状态后及内侧颞叶癫痫患儿中的表达目的: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中的作
生物传感技术是由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高新技术。利用该技术构建的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识别元件和换能器将被测物质浓度转化为可检测的光、电等信号。比色传感器因其光信号检测简便快捷,在分析检测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尤其是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 NPs),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使比色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大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