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全球变化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IGBP)”与“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重要研究课题。土地利用变化的精确掌握,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强有力技术。分析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驱动力是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同时也为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及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选取贵州省都匀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都匀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首先分析了都匀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匀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最后结合灰色模型GM(1,1)预测都匀市2015~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土地利用结构看,根据都匀市2000~2015年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本文将都匀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草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园地8种。其中,林地和耕地、草地为都匀市最主要的三大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面积分别为1258.84km~2、616.24km~2、241.91km~2,三者的占比为研究区总面积的92.5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用地、园地面积相对较少,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6%、1.11%、0.7%、2.89%;未利用地面积最小,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35%。(2)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看,2000~2015年期间,都匀市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净减少,其中耕地缩减142.13km~2,为减少面积最多的地类,耕地主要转出为园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55.86km~2,主要转出为林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减少3.86 km~2,主要转出为耕地和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园地为净增加,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32.46 km~2,转入来源为耕地、林地。交通用地增加11.24 km~2,主要来自于耕地、草地、林地。林地增加5.62km~2,转入来源为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增加2.37 km~2。园地增加150.20km~2,是增加最多土地利用类型。(3)从土地利用变动幅度看,2000~2015年期间,都匀市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园地。15年期间,都匀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持续上升,而土地利用多样性则有所降低。(4)通过文献综合分析,结合都匀市实际,本文选取了社会经济因素的人口变化、经济增长、城镇化建设、产业政策、贫富差距、技术进步6个方面的因子,定性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根据都匀市2000~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结合都匀市实际情况,本文从人口、经济、技术三个方面选取20个社会经济因子,计算都匀市综合驱动力得分,定量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结果显示,都匀市2000~2015年期间综合驱动力一直呈上升趋势。(5)通过分析,本文采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2015~2030年都匀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数据表明,2015~2030年,都匀市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将呈上升趋势,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则可能持续降低,林地基本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