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记忆障碍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记忆训练是其主要康复方法。然而,记忆训练效果常常因人而异。本项目拟通过研究不同人格个体对不同情绪材料的记忆偏向,揭示个体特质对记忆的影响,为患者记忆训练个体化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进行筛选,得到15名外向者和15名内向者,采用经典的“学习-再认”实验范式,从中国面孔情绪图片系统选取刺激材料,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者判断面孔图片的情绪性质(正性、中性或负性),测试阶段要求被试者判断图片是否在学习阶段见过,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学及脑电(ERP)结果,离线处理后对正、中、负性情绪图片的行为学结果及诱发的ERP波形进行比较。
结果:
学习阶段,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识别正确率比内向者的高(p<0.05)。内向者对负性图片识别正确率比外向者的高(p<0.05)。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比中性图片的波幅更大(均为p<0.05),内向者没有此差异。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比中性图片的波幅增大(均为p<0.05),外向者没有此不同。相比内向者,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更大(均为p<0.05)。相比外向者,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增大(均为p<0.05)。中性没有出现个体差异化。这提示人格可能影响情绪的注意程度及精细化处理过程。测试阶段,被试者对正性与负性图片比中性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均增高(均为p<0.05)。500-800ms:个体对正性和负性图片新旧效应的波幅比中性图片新旧效应的波幅均增大(均为p<0.05)。相比中性情绪,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新旧差异波幅更大(p<0.05),内向者没有类似情况。正性图片诱发的新旧效应波幅在外向者中大于内向者(p<0.05);相比外向者,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新旧差异波幅增大(p<0.05):人格个体对中性图片没有表现出差异。这表明人格特质引起不同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晚期新旧效应。
结论:
人格特质影响个体对情绪材料的注意偏向和精细评估,进而影响回想过程。外向人格个体加强了对正性材料编码记忆过程的注意资源和精细评估,进而在再认阶段回想更多正性刺激材料信息。内向人格个体在对负性材料编码记忆过程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和精细评估,进而在再认阶段回想起更多负性刺激材料信息。这提示外向人格特质能促进正性情绪事件的记忆加工;内向人格特质能增强负性情绪事件的记忆加工。
记忆障碍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记忆训练是其主要康复方法。然而,记忆训练效果常常因人而异。本项目拟通过研究不同人格个体对不同情绪材料的记忆偏向,揭示个体特质对记忆的影响,为患者记忆训练个体化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进行筛选,得到15名外向者和15名内向者,采用经典的“学习-再认”实验范式,从中国面孔情绪图片系统选取刺激材料,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者判断面孔图片的情绪性质(正性、中性或负性),测试阶段要求被试者判断图片是否在学习阶段见过,记录被试者的行为学及脑电(ERP)结果,离线处理后对正、中、负性情绪图片的行为学结果及诱发的ERP波形进行比较。
结果:
学习阶段,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识别正确率比内向者的高(p<0.05)。内向者对负性图片识别正确率比外向者的高(p<0.05)。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比中性图片的波幅更大(均为p<0.05),内向者没有此差异。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比中性图片的波幅增大(均为p<0.05),外向者没有此不同。相比内向者,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更大(均为p<0.05)。相比外向者,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P2和P3波幅增大(均为p<0.05)。中性没有出现个体差异化。这提示人格可能影响情绪的注意程度及精细化处理过程。测试阶段,被试者对正性与负性图片比中性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均增高(均为p<0.05)。500-800ms:个体对正性和负性图片新旧效应的波幅比中性图片新旧效应的波幅均增大(均为p<0.05)。相比中性情绪,外向者对正性图片的新旧差异波幅更大(p<0.05),内向者没有类似情况。正性图片诱发的新旧效应波幅在外向者中大于内向者(p<0.05);相比外向者,内向者对负性图片的新旧差异波幅增大(p<0.05):人格个体对中性图片没有表现出差异。这表明人格特质引起不同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晚期新旧效应。
结论:
人格特质影响个体对情绪材料的注意偏向和精细评估,进而影响回想过程。外向人格个体加强了对正性材料编码记忆过程的注意资源和精细评估,进而在再认阶段回想更多正性刺激材料信息。内向人格个体在对负性材料编码记忆过程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和精细评估,进而在再认阶段回想起更多负性刺激材料信息。这提示外向人格特质能促进正性情绪事件的记忆加工;内向人格特质能增强负性情绪事件的记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