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话语包括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教师话语是EFL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根据伯明翰课堂话语分析模式(I-R-F),教师话语由启发话步(Initiation Move)和反馈话步(Feedback Move)组成。学生话语指其输出的所有目标语,包括回答话步(Response Move)和反馈话步诱发输出的话语(Immediate Output)。有效的教师反馈语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其目标语的输出。本研究以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互动假说和伯明翰模式(I-R-F)等理论为基础,描述分析10节中学英语观摩课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反馈语的特征和类型,探讨其对学生目标语输出的影响。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一)观摩课中教师使用的反馈语有哪些类型?各类反馈语的分布特征如何?(二)反馈话语量对即时目标语输出量影响怎样?越多的教师反馈语是否能引发越多目标语输出?(三)反馈类型对即时目标语输出影响怎样?如何使用适当类型的反馈促进目标语输出?本文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和转录法处理数据,借鉴了胡青球(2004)、江韦珊(2010)等人的研究框架,对5种课型共计10节课长达450分钟的录像课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计使用了13种反馈,各类反馈使用频率不同:最多的是认可正确答案,重复学生回答和表扬,最少的是重铸。2)越多量的反馈并非一定引发越多的即时目标语输出。3)各类反馈语引发的即时目标语输出总量不同:最多的是追问引发输出314个单词,最少的是明显纠错引发输出8个;适当类型的反馈语能促进目标语输出。本研究有如下启示: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并在互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其次,提供足量反馈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其质量,注意学生的反映并调整话语,在提供和补充知识的同时,刺激和强化学习者的表现和学习。再次,教师需善用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类型的反馈,优化反馈语对学生目标语输出的影响,有效引导他们理解并掌握语言。最后,由于目标语的掌握还受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协调它们和反馈语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研究仅为尝试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期待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