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男女先天性别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最突出的不平等之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体现。然而从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之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性别间的分配却逐渐走向了平等化。不过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前者并不必然地导致后者。从理论上讲,在没有特定制度偏向的情况下,扩大教育规模而新增的教育机会并不必然地惠及某一个特定的群体(比如女性)。因此,有必要对新增教育机会在性别间的分配过程做一细致的考察。针对“扩招如何导致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这一问题,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的数据,着重检验了扩招之后新增的教育机会是如何在性别间进行分配的,进而探究性别平等化的贡献主要由哪些因素实现。影响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社会因素,前者如勤奋程度、智商高低等,后者包括了教育机会的总量、分配机制等。在社会分层领域中,有关教育获得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将关注点放着社会因素上,具体而言,即考察父辈的经济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阶层地位等先赋性因素如何影响教育机会的分配。先赋性因素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越小,表示教育领域中不平等程度越小,教育的选择过程也就越平等,越有利于社会的流动。本文同样在模型中纳入各类先赋性因素,但并不是关注它们对教育机会的独立影响,而是观察其对男女不同性别的差别效应在扩招前后发生了何种变化,进而把握性别平等化的过程。同以往的研究一样,本文发现,父辈的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以及户口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都会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但是这些因素对入学机会的影响,在男女两性之间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先赋性因素能够导致高等教育性别间的不平等;反过来,如果它们在性别上的差别效应发生变化,也能够改变高等教育的性别不平等。为此,本文按照扩招前后分别建模来观察差别效应是否发生改变。结果显示,扩招从整体上改变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机会结构,其中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父辈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次低文化层次”群体,扩招为这一层次的女性带来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为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做出了贡献;二是农村地区的女性,在新增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中,原有的劣势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缩小了其与男性之间的机会差距。相对于扩招前而言,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正在从家庭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向家庭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其他文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土地经济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但是对于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的法律保障却严重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
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其能耗问题已经愈发突出,数据中心节能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大多节能机制并未充分考虑数据中心的异构性,如不同时间购置的服务器之间存在差异.为此
针对Richards模型参数估计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提出将Richards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维无约束函数优化问题。结合谷氨酸菌体的实际生长浓度数据,在Matlab 2012b环境
司马迁的情感世界包括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冷与热。他热切希望建功立业、留名后世 ,他热情饱满地从事着本职工作 ,热烈地憧憬着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热情地讴歌和赞美他
融资作为企业进行并购的重要环节,其方式的选择是企业进行并购时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从影响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三个重要因素出发,详细分析并购融资成本、企业资本结构、控制
方山县纪委不仅对年轻纪检干部从严要求,精心培育,而且对已从纪检岗位离退休的老干部关怀备至,认真听取他们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了良好的正能量氛围。(图为方山
炭疽病是葡萄上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病原菌主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目前生产上用于葡萄炭疽病防治的药剂主要为苯并咪唑类和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类杀
以广州11个区级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线上线下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层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现路径。
针对现有的椭圆曲线算法系统级设计中开发周期长,以及不同模块的性能开销指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子系统级(ESL)设计的软硬件(HW/SW)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SM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化运行状态,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重要方面。伴随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传统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