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兼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短期流动性,进行短期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同时,银行间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的重要场所。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是我国市场利率的代表,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 虽然国内从预期理论的角度对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颇多,但是基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情况,分析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则较少。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利率期限风险升水的检验模型,分析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此外,由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与控制、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也会间接影响到利率期限结构,所以本文也研究了中央银行利率与银行问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本文背后的研究主线是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关性也是做为基准利率的具体要求。 本文通过对这三个主要关系的研究,指出中央银行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具有控制和导向作用;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较弱;两者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较高;就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对实体经济变化的反应来看,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反应是适度的(当GDP缺口变动1%时,利率变动1%);结合这些分析,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更适合作基准利率。 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中创新之处、未来研究方向等。 第二章综述了利率结构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章主要从风险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市场利率体系的特点,这是本研究分析的现实出发点。指出与美国的利率结构相比较,我国市场利率结构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二是再贴现利率并未处于利率体系的底端,且高于存款利率,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所以存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国债利率不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同时指出,对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争议主要在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之间。这为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指出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决定与控制作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对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具有导向作用。 第五章首先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决定因素,指出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回购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然后,用预期理论检验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考察了加入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后的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同业市场利率不支持预期理论,也就是未来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预测作用不明显,同时指出利率期限结构要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这解释了预期理论不成立的部分原因。此外还考察了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其预测作用较弱。 第六章首先也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的决定因素,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预期理论在债券回购市场上同样也不成立,利率期限结构同样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它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不显著。 第七章考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的相关关系,指出两者存在较高的相关程度。但是相同期限的利率仍存在利差,两者的利差与市场的期限风险升水与流动性风险明显相关,并分析了造成同业拆借市场风险较高的原因。 第八章分析了货币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和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利率传导渠道表现为从中央银行的回购利率到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到同业拆借利率。在利率传导效率方面,建立了我国不同货币工具的反应函数,回购利率对GDP缺口的变化反应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考察了回购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回购利率对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的影响较大,而货币供应量对GDP缺口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才会显示出来。最后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优势进行比较,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并对培育基准利率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VAR模型作为一种风险衡量方式,适用于衡量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以及黄金等商品价格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