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是一种近红外线荧光三碳菁绿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05nm,最大荧光波长为835nm。ICG经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球蛋白等结合并存在于血管内,在近红外光源及荧光摄影机下,可发出荧光使含有ICG的血管显影,并最终在肝脏的帮助下被排出体外。1967年,荧光血管造影首次应用于神经外科。此后,随着显示吲哚菁绿荧光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 angiography, ICG VA)的手术显微镜的出现,ICG VA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患者41例,烟雾病患者1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5例),在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对41例动脉瘤患者行术后CT明确有无缺血梗死,并行CTA或DSA评价动脉瘤夹闭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对16例烟雾病患者行术后CT明确有无缺血梗死,行CTA或DSA评价血管搭桥的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对5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行术后DSA评价手术切除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1例患者的动脉瘤夹闭手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颈残留4例,手术者均根据造影结果调整动脉瘤夹位置。41例患者术后复查CT无缺血梗死。36例患者复查CTA或DSA(5例患者未行复查),其中34例患者提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相符率94.4%(34/36)。2例患者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但术后DSA示微小动脉瘤颈残留。16例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供体及受体血管血流通畅。12例复查CTA或DSA(4例未复查)发现12例吻合口均通畅,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相符率100%(12/12),1例患者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DSA示吻合口闭塞。5例患者硬脊膜动静脉瘘切除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均准确定位病变位置,封闭瘘口后ICG荧光血管造影均提示病变切除彻底,5例患者术后复查DSA均与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相符率100%(5/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动脉瘤夹闭前,ICG荧光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大小、位置、载瘤动脉近端及远端的具体情况;动脉瘤夹闭后,能够准确判断动脉瘤夹闭效果、载瘤动脉通畅性;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能够准确评价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在硬脊膜动静脉瘘切除手术中,切除前,ICG荧光血管造影能够准确、快速定位瘘口的位置,而在切除后,ICG荧光血管造影对有无病灶残留能提供重要的提示信息。ICG荧光血管造影具有方便实施、过程简单、显影迅速、创伤小、成本较低等多种优点,能够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像,显影结果准确性高,可能成为神经外科血管疾病手术中常规的血管造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