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比术前与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佐证及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银川市中医医院符合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临床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3、7、11、14天切口疼痛、创面分泌物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疗效、术后1个月肛门形态、肛门功能、半年复发情况。客观评价该术式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优越性、有效性及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探讨该术式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相关机理,为临床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提供新思路,探索一条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中西结合微创疗法。
结果: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术后创面分泌物情况少于一次性切开根治法(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尿潴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第7、11、14天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肛门形态、功能情况、手术疗效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平均33.27±1.57天,对照组平均37.69±1.65天,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复发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优势,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维护肛门形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银川市中医医院符合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临床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3、7、11、14天切口疼痛、创面分泌物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疗效、术后1个月肛门形态、肛门功能、半年复发情况。客观评价该术式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优越性、有效性及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探讨该术式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相关机理,为临床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提供新思路,探索一条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中西结合微创疗法。
结果: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术后创面分泌物情况少于一次性切开根治法(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尿潴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第7、11、14天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肛门形态、功能情况、手术疗效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平均33.27±1.57天,对照组平均37.69±1.65天,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复发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优势,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维护肛门形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