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应计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运用以掩盖其真实经营业绩的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改变经营和投融资的时间或业务安排以影响会计利润的行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国内文献几乎都是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研究展开,而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对比研究非常不足。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准则在给予会计报表编制更多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空间,同时也对一些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了必要的限制。虽然盈余管理不因会计准则而存在,但会计准则制定的是否科学及弹性如何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率会产生很大影响,另外也间接影响着真实盈余管理。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是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较为关心的问题。盈余管理既有为投资者传递企业内部信息的信号传递动机又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动机,理论上前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而后者会损害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各自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如何?两种盈余管理和价值相关性问的关系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有无变化?这两个问题对对准则制定质量的评估非常重要。基于上面的三方面考虑,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是就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探讨三个大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为后面两个问题做的基础性研究);2、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变化,这其中既包括总体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也包括特殊动机(保盈、配股、保增长)盈余管理水平;3、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真实和应计)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关系如何,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这种关系有无变化。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分别就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盈余管理的程度和频率、盈余管理与股票定价相关理论及文献做了综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假设推导和实证设计。第三章首先在分析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及其对公司财务报告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假设;其次在分析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总体盈余管理水平和特殊动机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假设;最后分析并建立了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关系及新准则前后这种关系的变化的假设。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本文三部分实证研究相关变量构造方法和模型建立过程。第五章实证部分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了真实盈余管理代理变量(研究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之后实证验证了三类特殊动机(保盈、配股、保增长)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且实证结果显示这三类公司使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较应计盈余管理更为普遍。我的实证研究在我国首次对不同目的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做了检验。第六章检验了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实证结果显示应计盈余管理总体水平在新准则实施后有所增加,但真实盈余管理总体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给予上市公司更多职业判断空间,从而客观上使应计利润的离散程度增加,导致应计盈余管理总体水平上升。实证结果还显示新准则实施后保盈动机类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有明显下降(配股类也有下降,但统计检验不够显著),而且配股动机类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有显著上升。本文认为这个结果显示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之前某些被滥用的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了一定的限制,且部分公司由此转而求助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前面新准则实施前后盈余管理现状实证检验的基础上,第七章实证重点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关系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新准则实施前后有所不同。新准则实施前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这种负相关关系变得不明显,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实施改善了应计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与此相对应新准则实施前真实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真实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显示市场开始关注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还显示具有特殊动机(保盈、配股、保增长)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手法实现其盈利目标时,市场给予强烈的负面评价;而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手法实现盈利目标时,市场反应不明显。另外本章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第八章对本文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存在的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对整篇文章起到一个总结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