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内分泌特征及其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系,探讨PCOS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依据ESHRE/ASRM标准筛选出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已婚女性60例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测量身高、体重,检测血清性激素、C反应蛋白(CRP)、甲状腺特异抗体(TPOAb、 TGAb)、抗核抗体(ANA),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观察组(PCOS组)和对照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性激素、CRP、甲状腺特异抗体、ANA、流产率,并分析CRP与BMI、HOMA-IR、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及血清睾酮(T)的相关性。根据甲状腺特异抗体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特异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抗核抗体检测结果分为抗核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BMI、HOMA-IR、血清性激素、CRP、流产率。将全部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33-34例。A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口服;B组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口服;C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均连续3个月。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BMI、HOMA-IR、血清性激素、CRP水平及甲状腺特异抗体和ANA阳性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因素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两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药前后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三因素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CRP与BMI、HOMA-IR、LH/FSH呈明显正相关(r=0.367,P=0.000;r=0.269,P=0.007;r=0.453,P=0.000)。2.抗体阳性组LH/FSH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组患者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BMI、血清性激素、CRP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BMI、CR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对于LH/FSH和T的改善A、B两组治疗均显著优于C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OMA-IR的改善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RP的改善A组>B组和C组。结论:1.本实验通过比较各组内分泌代谢指标,证实PCOS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及高LH水平和高LH/FSH比值的内分泌代谢特征。2. PCOS患者CRP不仅随着BMI、胰岛素抵抗程度而加重,与LH/FSH也呈正相关,同时发现ANA及TPOAb和TGAb显著增高,抗体阳性组LH/FSH显著高于阴性组,提示雌孕激素紊乱通过某些途径影响PCOS患者的免疫炎症状态。3. PCOS甲状腺特异抗体阳性患者的流产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应注意PCOS患者自身抗体的筛查,避免发生流产。4.对于存在重度IR和、或呈明显免疫炎症状态的患者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