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象因子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负荷预测的精度对电网安全与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准确把握电力负荷的变化、获得更为精准的预测信息已经成为学者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影响短期负荷预测的因素很多,如基础数据缺乏、电价结构的改变、预测理论不完善、天气预报精度不够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用电中降温、采暖负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部分负荷对于气象因素特别敏感。因此在研究短期负荷预测时,对负荷变化与气象条件相关性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对贵州电网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湿度、风速、降雨等气象因素对负荷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温度与负荷变化的相关性最大,湿度次之,其次是风速和降雨与负荷之间的相关性。   在研究气象因素对负荷变化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温度模型、温湿模型(含温度和湿度)以及基于气象因素的综合模型(含温度、湿度、风速)3种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对贵州电网夏季21天的日最高负荷进行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为提高在气象因素影响下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建立了基于回归分析法的预测模型,对典型日负荷进行预测,分析和研究了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所建温度模型、温湿模型、综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可分别控制在13.32%、12.00%、5.17%,最大相对误差可分别控制在26.30%、19.30%、10.35%以内,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和经济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水稻汕优63和协优9308为材料,系统研究了水稻叶片光合功能的可逆衰退与不可逆衰退的转折点现象和它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几个主要的光合参数下降到剑叶全展时一半的时间不同。汕优63的下降顺序是:气孔导度、捕光天线色素蛋白含量、表观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含量、Rubisco含量;协优9308的下降顺序是:气孔导度、捕光天线色素蛋白含量、表观光合速率、PSⅡ含量、叶绿素含量、Ru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能源的枯竭,分布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分布式发电能够有效地减小输电损耗、改善电能质量、控制环境污染、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众多优点,必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因此与分布式电源相关的课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分布式电源上网电价以及相关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位置与容量两方面问题进行研究。论文指出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度电补贴起点为当地脱硫
在我国能源产地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国情背景下,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交直流混合输电成为我国电网新的特征。经固定电容串联补偿的长距离输电线路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都具有引起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现象的潜在危险,人们对它们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近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迅猛发展。有文献提出VSC-HVDC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