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淛《小草斋集》及《续集》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肇淛是晚明福建著名的文学家,在诗文创作、文学理论和笔记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著作等身,为历代学人所称赞。他一生漂泊,历经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四朝,三十余年官宦生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一方小吏到治水河臣,再到边疆大员,每一任上都鞠躬尽瘁,并留下了大量各类文字著述,成为各领域研究的重要材料。在诗歌创作方面,谢肇淛受前辈高棅等影响,坚守闽派思想,身体力行进行诗文创作,同时又与其他各派诗人交游亲密,开放包容,在晚明这样一个思想解放、流派纷纭的特殊时代里,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谢肇淛的诗歌作品收录在《小草斋集》和《小草斋续集》中,共三千余首,众体兼备。这是他一生诗歌成就的硕果,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了谢氏诗歌作品与其诗歌观念的相互考察上。除了绪论部分以外,正文分四个部分逐渐深入地研究谢肇淛的诗歌成就和内涵。第一章:体裁形式研究。本章以二集的编排体例为切入点,首先对所收作品进行量化统计,得出科学可靠的数据,制定出表格;再通过分析每种古近体诗的体裁,考察谢肇淛诗学思想中对于体裁的定义、创作时对体裁的偏好以及各类体裁在谢诗中体现的特点等;最后结合晚明辨体思想的大背景,窥探谢肇淛的辨体思想。第二章:艺术特色研究。本章结合闽派思想特点,从二集三千余首诗歌的文本入手,先分析他诗歌中透露出来的审美倾向与语言特色,再归纳他的常用意象和构造的经典情境,最后分析诗歌体现的文人世界的精神内涵,从而得出谢肇淛诗歌艺术独特的美学价值。第三章:《小草斋集》及《续集》的价值研究。本章分三个方面,首先从谢肇淛一生行藏路线入手,梳理相对应时期谢氏诗风的发展脉络,从各时期诗歌作品考察他心路历程的发展变化;再重点分析被前人忽略的《小草斋续集》作品,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山川风貌、民族风俗等的描写,得出它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补充以往研究的不足;最后对诗集中体现出诗人诗歌思想的作品进行分析,证明二集的思想价值。第四章:谢氏诗歌与理论关系研究。本章结合谢肇淛的诗歌和以《小草斋诗话》为代表的谢氏诗论,通过分析诗论对诗歌的影响和诗歌创作对于诗论形成的反哺两方面入手,形成一种对谢肇淛诗歌和诗论的辩证认识,目的是由诗歌表象进入精神内里,还原一个真实的谢肇淛。谢肇淛《小草斋集》和《小草斋续集》是谢肇淛留下的重要研究材料,对诗人本身研究、诗人群体研究以及晚明诗歌和诗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工业是大多数国家碳排放最重要的领域,也是减排潜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领域。研究工业领域碳减排潜力对于理解中国碳排放峰值及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
试验分为两期进行,探讨了不同果寡糖添加水平对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应以及果寡糖、益生素、抗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态、营养物质利用率的 影响。 一
梁启超作为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对科学方法的自觉和重视。首先,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看到了传统学术研究方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自号太华逸民,又以关西鄙夫自稱。《宋史》稱其先自郓州徙华州,故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李廌六岁而孤,從叔父居。元祜三年(1088)、元
先秦时期是祖饯活动产生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祖饯活动主要是以一种祭神活动的形式出现,并且具有着鲜明的等级性,而《诗经》饯别诗更是成为了后世饯别诗的滥觞。两汉时期的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
本文以李呈祥及其诗集《东村集》为研究对象。李呈祥既是清初山左诗人的一员,又是清初东北著名流人诗人,一生温恭自持,喜好交游,诗作甚多,仅留千首收入《东村集》。对其研究,既有助
为观察己烯雌酚对体外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将孕14d的SD大鼠胎鼠中脑取出,制成单细胞悬液行悬浮培养,5d后行NSCs鉴定、传代及诱导分化实验。实验分
创作于清朝乾隆时期的《绿野仙踪》,是一部特色非常鲜明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李百川以士子冷于冰修道成仙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封建社会末期风俗人情变迁和官场秩序重建的过
为准确分析瓦斯抽采钻孔周围应力分布及卸压范围,建立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瓦斯抽采钻孔软化及扩容力学模型,推导了孔周弹性区、塑性软化区和破碎区应力计算过程;并对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