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牡丹亭》中贯穿着丰富独特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中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意象构成了《牡丹亭》的鲜明特色。意象是客体经过主体的审美旨趣关注后呈现于主体意识中的现象,是结合了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的表现符号。文化意象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文化意象渗透在言词之中,言词中包含着广阔而深沉的内涵,传达出一种美的旨趣。文化意象的翻译可视作整个翻译活动的一面镜子,可以说,研究如何翻译文化意象归根到底就是在研究如何翻译中国文化,或者说,文化意象翻译就是如何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从文化意象的角度研究《牡丹亭》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不仅能弘扬中国典籍文化而且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从意象图式视角出发,以赵艳芳的意象图式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人们不仅认识个别事物,而且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有认知,经过对这些关系反复组织便形成了意象图式。通过对意象传递、意象转换、意象再造三个方面分析意象图式理论在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功能,研究《牡丹亭》英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问题。在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重构是从解码、编码到重新编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基础是理解,包括从语义到文化、到审美的全局性文化理解。意象图式理论不仅为文化意象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且对文化意象的翻译起到了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牡丹亭》中的文化意象包括花园意象,动物意象,梦意象等。通过文本细读法,本文从《牡丹亭》原文中选取了体现文化意象的实例,并从汪榕培、张光前、Cyril Birch三位译者的译本中选取了对应的英文表达作为研究的语料集。本论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对比分析三位译者对《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以期探索文化意象重构的翻译策略;定性研究是通过运用意象图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揭示中西方文化意象的内涵差异,以期探索意象图式理论对文化意象翻译的解释功能。研究发现由四部分构成。首先,对比译例分析三位译者的译本发现,源语中文化意象译成目的语时,出现了语言冗长、文化缺省、意象短缺、意象重构错误等现象,而这些与英汉语言系统的语言表达差异、三位译者的审美体验以及文化倾向有着紧密联系。其次,三位译者在意象传递中具有不同的传达焦点。重构花园意象时,汪榕培主要是传达花园意象的修辞效果;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传达源语中的花园意象。重构动物意象时,三位译者都侧重传递动物意象的文化信息。重构梦意象时,汪榕培和张光前主要是传达意象的文本内容;Birch主要是传递源语中梦意象的文化内涵。再次,当文化意象不能直接传递时,三位译者都会采取转换意象的隐喻意义或再现意象的文化特色。重构花园意象时,汪榕培主要是解释花园意象的隐喻意义;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再现源语中意象的文化特色。重构动物意象时,汪榕培侧重动物意象的隐喻意义;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填补缺失的意象。重构梦意象时,三位译者都侧重其隐喻意义。最后,在文化意象重构过程中,意象传递是第一步;意象转换是第二步;意象再造是最后一步。它们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如果意象传递和意象转换能准确传达源语中的文化意象则不需要进行意象再造。只有当源语和目的语中不同的文化意象指代同一概念或同一事物时,才会进行意象再造,这种翻译策略能为读者保留一定的想象和欣赏空间。此外,意象再造时,因意象再造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译者会选择不同的再造策略。汪榕培旨在以传神达意为目的,侧重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意象的理解,在唱词和诗文的翻译上采用格律诗英译的策略保留原文的节奏和韵律;张光前旨在充分传达出意象的文化内涵,在唱词和诗文的翻译上采用素体诗英译的策略;Birch旨在以忠实为目的,侧重保留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不去破坏源语中意象的美感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