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失明与再生——以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失明症漫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失明症漫记》堪称是一部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较为完美的力作。虽然萨拉马戈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其作品中还是闪耀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光芒。本文立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主要运用“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是地狱”、“生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对《失明症漫记》进行详细的文本阐述,并研究萨拉马戈有关“上帝”、“信仰”、“灵魂”、“善恶”、“失明与复明”的思考。力求还原萨拉马戈对这部小说创作的最终目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失明症漫记》让我们重温了逐渐被人类忽视的原本古老的哲学话题:人到底为什么而生存?是否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就该停止精神上追求的步伐?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人在处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时是兽性战胜了人性,还是人性战胜了兽性?这个话题对今天的人类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也让我们在当下的立场上重新反思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思考的问题。萨拉马戈说,“我们都是些可怜的魔鬼”。作为人类,却越来越缺少了人性,作为明眼人,却越来越看不清楚自己,我们不知从何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正为我们这种迷失提供了线索与答案。在《失明症漫记》中正是体现了萨特的“他人即是地狱”“生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等存在主义观点。
其他文献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探寻高效而符合汉语词汇特点的教学方法是众多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语素教学法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有效